當袈裟遇上囚衣 一代宗師淨耀和尚用佛法改寫邊緣人生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27日於板橋體育館參與淨耀大和尚圓寂傳供讚頒大典,市長侯友宜親頒該市首張褒揚狀予已故佛教領袖淨耀法師。這場由中國佛教會與慈法禪寺共同主辦的追思儀典,聚集逾兩千名宗教界人士與信眾,共同緬懷這位將監獄佈教與青少年輔導推向制度化的一代宗師。
「這不是一張紙,而是新北四百萬市民的感恩。」侯友宜致詞時強調,淨耀法師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精神,將佛門悲願化為全台首創的監所教化系統。據市府統計,法師創辦的「普賢慈海家園」累計輔導逾3,600名高風險青少年,其推動的監獄佛學班更擴及全台21所矯正機構,每年受惠收容人突破萬人次。
這位身兼中國佛教會前理事長的宗教領袖,35年來將弘法版圖從寺院擴展至社會暗角。教育部資料顯示,淨耀法師自1998年起推動的校園反毒講座,累計巡迴全台4,200所學校;其首創的「戒毒者中途之家」模式,更成功協助逾800名藥癮者重獲新生,該模式已成為政府與宗教團體合作範本。
追思會現場播放的紀實影像,重現法師深入重刑監區為死刑犯開示、蹲踞街角與遊民共食等經典畫面。世界佛教聯合會2019年頒發的「傑出領袖獎」評語直指:「他讓袈裟成為跨越階級藩籬的橋樑。」這份精神遺產持續發酵,近年新北市教育局便沿用其教案,發展出全國首套「宗教倫理融入生命教育」課程。
民政局長林耀長透露,市府將設立「淨耀法師慈善基金」延續其志業。該基金初步規劃三大方向:擴大監所師資培訓、建置青少年輔導個案管理系統、增設夜間街友供餐據點。值得關注的是,法師生前推動的「佛化喪禮」概念,可望透過此次追思儀典的示範,帶動殯葬禮俗改革新風潮。
從1989年創立第一個監獄佛學班,到2021年榮獲教育部教育有功個人獎,淨耀法師的實踐軌跡見證宗教與社會工作的創新融合。正如法師生前常誦的《華嚴經》偈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場跨越宗教界線的追思盛會,正為台灣社會寫下慈悲濟世的新註解。

- 產業新聞-10-03- 航港局籲請船東儘速完成P&I投保, 10月15日起未投
- 地方新聞-10-03- 企業家為母圓夢捐贈救護車 提升新北八里區救
- 地方新聞-10-03- 批新北失智照護制度缺口 議員顏蔚慈籲整合長
- 地方新聞-10-03- 新北疏散撤離缺橫向聯繫引質疑 議員陳乃瑜要
- 綜合新聞-10-03- 國教署每年逾3億預算 協助22縣市國中小學提升教
- 綜合新聞-10-03- 特教教師新血報到 國教署辦資源班初任教師研習
- 綜合新聞-10-03- 協作平台7年成果再升級 新北市攜手慧治協會啟動
- 綜合新聞-10-03- 北大高中二期啟動 7.2億打造校園與社區共榮新地
- 綜合新聞-10-03- 北市智慧電動車技術中心揭牌 全國唯一汽機車
- 綜合新聞-10-03- 建成國中神人學長回來啦!國際紙雕藝術家鍾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