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媒認為歐洲建立自主晶片產業雖困難重重卻勢在必行
(台灣TB新聞網)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4月19日報導,依賴亞洲供應之晶片短缺導致全球汽車產業、電腦、手機甚至高端遊戲機生產線停產或延後交貨等事件震驚西方政界。美國、歐盟高層紛紛提出政見,擬建構自主晶片產業,擺脫供應源掌握在少數國家/廠商之風險;惟相較於美國及中國,歐洲將面對更多困難。
奧地利「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n Austrua, 簡稱BCG Austria)對歐洲建立自給自足晶片產業之看法重點有:一、晶片對歐洲發展未來關鍵產業至關重要,例如電動車產業需要大量高階晶片,而目前相關晶片供應源主要來自亞洲,尤其是台積電。
二、過度仰賴某一地區生產鏈之危險,已在此次新冠疫情及幾個單一事件中顯露無遺。另,高階晶片供應源高度依賴台灣尚有政治上(中台軍事衝突)及地理上(台灣島位於地震帶)之風險。三、歐洲無論在研發、生產及資金投資上皆有能力發展晶片產業,惟發展晶片產業尤其是高階晶片係資金密集且高風險投資,若歐盟未如同美中2國投入大量金援,則難以成事。
四、歐洲現有晶片生產線僅能供應歐洲企業需求近50%,未來若要掌握晶片自主權,至少需要20家晶片製造廠,即將近15,000家協力廠商;因此,要建立相關供應鏈,仍須急起直追。五、歐洲目前已有如:荷商艾斯摩爾(ASML)、德商Infineon(主要生產線在奧地利)及AT&S(奧地利企業)等世界級晶片企業,惟歐洲似乎不夠重視扶持半導體企業。例如:英國之Arm由競爭對手美商Nvidia收購,以及台灣環球晶(Global Wafers)收購德國Siltronic晶圓廠等。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