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瑣記07〉加羅林魚木與溫州公園的景點
(全民專欄/陳天授)1980-90年代的溫州街96巷,是我最經常走的一條路線,後來因為辛亥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附近的擴寬工程,和高架橋的興建完成之後,該巷現在已改為羅斯福路三段283巷19弄了。
當年我從現在羅斯福路上三段的283巷子走進去,記憶中重要與飲食有關的餐館,最先看到是右邊一家名叫「阿里港」的攤位,肉羹麵是招牌,我通常是點了一碗,再切一盤滷的海帶、豆干和一顆蛋,更理想的是再來一碟燙青菜。
「阿里港」攤位往前走幾步的斜對面,就有一家緊鄰溫州公園的「蠶居」和賣水餃的館子。這是一家北方館子,是我們一家四口都喜歡的餐館,點了水餃,加上館子備有的一小碟薑片和醬油,也算飽食一餐。
走過溫州公園,在著名景點台電宿舍加羅林魚木(Crateva_religiosa Crateva religiosa)對面公寓的一樓,有家沒有取名的早餐店,名叫「阿玲」的廚藝不錯,特別是她做的飯糰。有回老闆告訴我一個有趣的事,當年小女念台大時,有時候會買好幾個飯糰帶到學校,原來是她班上同學要她幫忙訂購的。
這家早餐店斜對角,當公家宿舍改建國宅之後的第二棟,也開了一家名「綠洲」的早餐店,我喜歡這家老闆親自煎做的蛋餅,和自製的豆漿。再隔壁棟有家賣肉丸的攤位,老闆夫婦來自宜蘭,帶人滿親切,有回女老闆特地小聲告訴我,國宅搬來一位著名女立委,有時候會點這家肉丸,拿進屋裡食用。
走過這國宅再往下走去,就會到了溫州街52號,也就是陳奇祿住家前的三角型小公園。在對面不遠處的靠近辛亥路高架橋旁,開了一家名叫「厚賓」的麵包。
我光顧這家麵包店的次數最頻繁,小孩上幼園和小學時期,我幾乎每天一大早就會買這家剛出爐的肉鬆麵包、奶油麵包等,當作小孩的早餐。有時候,小孩子吃麵包,偶爾我會到旁邊有家鐵皮屋榮民賣的山東白饅頭。
我可確知的是這家賣白饅頭的鐵皮屋已經被拆了,厚賓麵包店也關了,阿里港肉羹麵的招牌也換了,而且攤位也不再緊鄰羅斯福路口,而是搬進更接近溫州公園的地點。
現在283巷取而代之的新開館子大都屬許多國家不同風味特色餐廳,成為名符其實的飲食街,而再再凸顯溫州公園與加羅林魚木的景點,「溫羅汀園區」的文化內涵更是有看頭了。
- 產業新聞-10-03- 航港局籲請船東儘速完成P&I投保, 10月15日起未投
- 地方新聞-10-03- 企業家為母圓夢捐贈救護車 提升新北八里區救
- 地方新聞-10-03- 批新北失智照護制度缺口 議員顏蔚慈籲整合長
- 地方新聞-10-03- 新北疏散撤離缺橫向聯繫引質疑 議員陳乃瑜要
- 綜合新聞-10-03- 國教署每年逾3億預算 協助22縣市國中小學提升教
- 綜合新聞-10-03- 特教教師新血報到 國教署辦資源班初任教師研習
- 綜合新聞-10-03- 協作平台7年成果再升級 新北市攜手慧治協會啟動
- 綜合新聞-10-03- 北大高中二期啟動 7.2億打造校園與社區共榮新地
- 綜合新聞-10-03- 北市智慧電動車技術中心揭牌 全國唯一汽機車
- 綜合新聞-10-03- 建成國中神人學長回來啦!國際紙雕藝術家鍾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