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筆談60〕余英時歷史學術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二)
(全民專欄/陳天授)第2則: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7年4月),本書增訂版,除增加一篇〈胡適「博士學位」案的最後判決〉之外,主要內容分:
〈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胡適的留學日記》(四冊),原名《藏暉室劄記》。1939年,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1957年,改由台北商務印書館出版(照片如附)。
〈論學談詩二十年——序《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是記述1943年至1958年,胡適與楊聯陞的往來書札。楊聯陞會把他與胡適來往的信札影印送給余英時,這也凸顯余英時學術成績已經受到楊聯陞老師的肯定,相信將他與胡適之間來往的論學談詩,其中的重要精髓是余英時可以理解和加以闡述的。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序〉。余英時在〈前言〉指出:這部《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是胡頌平先生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民國五十五年一月一日至六十年二月二十三日)編寫成功的。如果再加上後來增補的資料,前後經過十五年多才完成這部三百萬多字著作。
〈《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有關《中國哲學史大綱》,是胡適改寫自他的博士論文,最早是1919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70年台北商務人人文庫以《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重新出版。余英時認為此書除了是受到了西方哲學史的影響,同時與中國考證學的內在發展可以相應,對於史學的研究方法在論述中國哲學思想方法,具有革命性的建立典範的作用。
〈胡適與中國的民主運動〉。1947年,胡適在北平的一場演講中指出,世界文化有三個共同趨勢:第一是用科學的成績解除人類痛苦,增加人生的幸福;第二是用社會化的經濟制度來解放人類的思想,發展人類的才能,造成自由獨立的人格;第三是民主的政治制度。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余英時指出,五四運動在西方早期是以「中國的文藝復興」的廣為人知,胡適在宣揚「中國的文藝復興」的理念比起其他人更具重要性。余英時認為不能輕率將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兩種概念,視為隨機援引來比附五四運動的兩種不同特徵。文藝復興是一種文化與思想的方案,反之,啟蒙運動本質上是一種經偽裝的政治方案。
第3則: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本書收錄余英時在1988-1991年,有關討論學術文化和思想問題的文字,都是屬於通論性質的文字,也大體都可以包括在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的這兩個主題之內。(參閱: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8月)。
余英時在〈自序〉中指出:但討論中國文化有時不能不旁引西方以資參證;討論現代變遷有時也不免要上溯古代以明源流。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主題在本書中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相關的。本書的主要旨趣正是要從現代變遷中窺測中國文化的新動向。
本書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 論文化超越、文化評論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美國華僑與中國文化、民主與文化重建、我所承受的「五四」遺產、現代儒學的困境、「創新」與「保守」、費正清與中國、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自我的失落與重建—中國現代的意義危機等11篇與文化議題有關的論述。
第二部分包括:陳獨秀與激進思潮—郭著《陳獨秀與中國共產運動》序、 資本主義的新啟示—黃著《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序、關於「新教倫理」與儒學研究—致《九州學刊》編者、實證與詮釋—《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自序、《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自序、「明明直照吾家路」—《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新版自序、「士魂商才」—《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日譯本自序等七本著作的序言。
第三部分的論述怎樣讀中國書?余英時指出,古今中外論讀書,大致都不外專精和博覽兩途。精讀的書給我們建立了做學問的基地;有了基地,我們才能擴展,這就是博覽了。博覽也須要有重點,不是漫無目的的亂翻。
胡適指出,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一個人要有大學問必須精博雙修,只精不博會一葉障目,而只博不精則好似一張很大的薄紙,禁不起風吹雨打。
- 社會新聞-12-23- 小手牽大手 聖誕獻愛溫暖孤老心
- 全民專欄-12-23- 〔安齋五談47〕導讀與白話節注江日昇《臺灣外記
- 綜合新聞-12-20- 小白熊的 20 周年生日派對 快閃台北!! 限定周邊連
- 地方新聞-12-20- 2024深坑多福宴開幕!深坑美食與文化饗宴 近60
- 綜合新聞-12-20- 大安高工接待福島あさか開成高校來訪 展開國際
- 綜合新聞-12-20- 中央銀行發售「乙巳蛇年生肖紀念套幣」共八萬
- 綜合新聞-12-20- 新北市勇奪教育部教學卓越獎6金1銀 連霸全國第
- 地方新聞-12-20- 新北高工畢業生雙獲第20屆教育部技職之光
- 綜合新聞-12-20- 技職榮耀 永續傳承─2024年第二十屆技職之光頒獎
- 綜合新聞-12-20- 聽障學子語文爭霸在台北-第23屆全國聽障國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