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續談04〕侯友宜的走出競選總統風格
(全民專欄/陳天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於本(2023)年7月31日至8月2日展開為期3天的訪日「友誼之旅」。除了參拜東京媽祖廟、出席「日華議員懇談會」在國會大廈舉辦的茶會、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與朝日新聞的專訪、在雅敘園與僑胞翁倩玉等餐敘、拜會日本自民黨總部和重要黨政人士等重要活動。
在這進行這些重要活動中,我們除了特別關注侯友宜在與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的照(會)面之外,尤其是侯友宜在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所發表的言論。因為,在這場合最能凸顯侯友宜身為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對於攸關中華民國總統擔負外交、國防與兩岸的重要政策。
我們從媒體的報導,約略綜合整理了侯友宜這次在日本所發表有關於外交、國防與兩岸的這三項議題的言論:
在外交上,朝日新聞的專訪中問侯友宜,若去訪美時被問說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會如何回答,對此,侯友宜表示,他在台灣出生、台灣長大的中華民國國民,是中華民國行政機關工作的公務員。他提到台灣的民調有些是選擇題的型式,但也有採敘述的方式作答,因此若是他作答會選「不回答」,並寫下看法。
朝日新聞再追問,如果去訪美國的話,被美國人問「Are you Taiwanese or Chinese」該怎麼回答,侯友宜則說「中華民國國民」。侯友宜表示,當選後會做到「堅持民主自由制度」、「有意義國際參與」、「國際角色與貢獻」3件事,將以「不統、不獨、不武」方式,回到國民黨執政時兩岸穩定的現狀,也期許未來台日雙方以「絆」的關係,簽署台日自由貿易協定,讓雙方的經濟更加緊密。
在國防上,侯友宜說,自己出身基層,一生鍾愛中華民國,從過去當刑警便衝鋒陷陣,用生命護台灣,面對許多僑胞對戰爭的擔憂,自己首要的任務就是避免戰爭,會守護自由民主制度、不斷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並與大陸對話交流,降低衝突,做到「台海安定、台灣安全、日本安心」。
在兩岸關係上,《朝日新聞》提到,中國不斷對台文攻武嚇,接連派出軍機、軍艦及無人機擾台,並多次進行對台實彈軍事演習,破壞兩岸和平。侯友宜表示,在國際局勢劇烈變動中,台灣首要責任就是穩定台海,在兩岸處於戰爭危機的現狀下,參與中共倡議的「民主協商」並不實際。
記者問及中國以台灣接受「九二共識」作為與台灣對話的前提條件,亦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另一方面,國民黨提出「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的主張,在2019年1月已遭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否定。侯友宜表明他反對「一國兩制」,但他也批評蔡英文總統將「九二共識」曲解為「一國兩制」。(參閱拙作《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七):政治經濟學與本土篇》,照片如附)。
侯友宜強調將繼續捍衛自由和民主。記者追問「是否接受習近平的九二共識」?侯友宜回答,兩岸需要「求同存異」的思維方式,相同的繼續往前走,不一樣的先擺兩邊。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也互不否認治權。侯友宜強調,他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反對一國兩制,台灣未來前途由2300萬人做決定。
侯友宜利用這次訪日的時機,適時適度的表示他對於競選總統在外交、國防與兩岸關係上的看法,對比於國民黨長期以來在這方面的對策,讓人對侯友宜所提出的觀點,略帶有「國民黨化」的影子,但似乎與國民黨關係又有點黏又不太黏,這也充分展現出侯友宜在贏得新北市長選舉中,有他自己的步驟與堅持。
從他這次訪日所發表的國政主張,我們發現他已逐漸走出和形塑自己競選總統的風格,我們期盼其他政黨的總統參選人也都能提出具體的政見來。
- 地方新聞-04-17- 暢遊新北覓良緣 單身聯誼遊艇午茶首登場
- 地方新聞-04-17- 雲門《十三聲》打頭陣 新北美術館開館秀登場
- 地方新聞-04-17- 國民黨發起戰獨裁行動 朱立倫現身板橋力挺青
- 地方新聞-04-17- 追火車10週年5萬人共襄盛舉 新北鐵道馬拉松週
- 地方新聞-04-17- 污水接管率達72% 新北24小時清疏專線服務效率高
- 地方新聞-04-17- 打造友善人行道 新莊路口增庇護島行人安全再
- 綜合新聞-04-17- 新北國中教甄納入年資、語言、科展指導加分 鼓
- 綜合新聞-04-17- 新北市公幼甄才開跑 教保員、廚工五大職類釋缺
- 綜合新聞-04-17- 北市鄉土中心「食在有藝市」特展—東園國小美
- 綜合新聞-04-17- 以設計思維打造友善心理諮商空間 「學美.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