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續談53〕雷震、《自由中國》雜誌與臺灣政黨政治發展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10-23 人氣:

〔安齋續談53〕雷震、《自由中國》雜誌與臺灣政黨政治發展

(全民專欄/陳天授)本(10)月21日,設立於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的雷震研究中心暨雷震紀念館,特於「雷震民主人權紀念講座」,以「全球台灣抵抗中華帝國:台灣的地緣政治時刻」為主題,並邀請國內主要政黨領袖參加。

從主辦單位對這「全球台灣抵抗中華帝國:台灣的地緣政治時刻」議題的設定,顧名思義要集中在「兩岸關係」的討論。來賓致詞中,主要有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他們二位同時也是2024年總統大選各該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

在致詞中,賴清德批判國民黨堅持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出兩岸一家親;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則主張和中國簽訂和平協議,那是自欺欺人、誤人誤己。他強調四大堅持:自由民主體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需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並在這之上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提升國防力量自我防衛、經濟強化與安全、與世界民主陣營並肩共同發揮力量,以及對等尊嚴前提下,兩岸可以交流合作,確保人民福祉。

柯文哲則再度提到前總統李登輝,說李曾回答只要強調特殊關係,不要強調國與國,大家不要拘泥名詞。他強調要維護台灣目前有的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以及生活方式,這是底線,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和各方對談,要他用兩個字形容,就是deterrence嚇阻、和communication溝通,要讓台灣的國防力量到達一定程度,但並非叫囂反中或抗中。

我們從雷震研究中心暨雷震紀念館設立「雷震民主人權紀念講座」的旨意,檢視雷震的一生經歷及其思想。雷震青年時赴日本留學,在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畢業後,進入京都大學法學部就讀政治科,見之日本「大正民主」實施的政黨政治氛圍,遂在戴季陶等人的介紹下,加入孫中山1919年由「中華革命黨」改組的「中國國民黨。

1926年至1945年間,雷震返國後,利用在國民政府服務期間結識了胡適等自由主義人士。特別是在中日戰爭期間,雷震開始扮演國民黨與黨外各政黨政團溝通的重要角色。1946年1月,他更以擔任政治協商會議秘書長的重要職務,參與民社黨、青年黨溝通協商的角色,儘管過程中途發生共產黨的宣布退出。最後仍於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

進入憲政時期,雷震亦從中協調國民黨、民社黨、青年黨等三黨的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席次的分配。行憲後,雷震出任政務委員,繼續擔任三黨間的協調工作。1949年,國共戰爭導致政局日趨惡化,雷震和時任國大代表胡適、傅斯年等自由派知識分子選擇「擁蔣反共」的政治路線,並將原計畫在上海創辦《自由中國》雜誌,嗣因隨政府渡海來台,改於是年11月20日在台北創刊,胡適擔任發行人,雷震擔任社長。

在此段期間,青年黨和《自由中國》的爭取言論自由之爭,到1956年10月31日,《自由中國》以〈祝壽專號〉名義,由胡適、雷震、徐復觀、陶百川、陳啟天(青年黨)、蔣勻田(民社黨)等人撰寫,其真正目的即為反對蔣介石違法競選第3任總統,致使國民黨透過國防部總政治部名義,以要求對毒素思想總攻擊,下達圍剿《自由中國》及自由主義分子。(參閱拙作《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三):自由主義與民主篇》,如附照片)

1960年,雷震等人更積極與李萬居、高玉樹等人執行籌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儘管最後胎死腹中,《自由中國》雜誌亦被勒令停刊,警備總部將雷震等人以涉嫌叛亂逮捕,並以「知匪不報」的罪名,將雷震判處十年徒刑入獄。台灣的政黨政治也一直遲到1987年解嚴之後,才有合法的民進黨、新黨、親民黨、民眾黨等合法政黨的成立。

2000年,政黨輪替讓台灣實施政黨政治的歷史又進入新歷程。檢視當前國內政黨政治的競爭,攸關2024年總統大選,民進黨賴清德主張兩岸互不隸屬、民眾黨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國民黨侯友宜主張兩岸一中各表的三黨兩岸政策之外,我們更要從雷震研究中心暨雷震紀念館舉辦「雷震民主人權紀念講座」的旨意,回顧當年雷震所主張的言論自由,以及政黨政治強調協商與合作的深化民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