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四談35〕校園詩選4首
(全民專欄/陳天授)端午時節,我重讀了3年前出版的《稻浪嘉南平原》,書裡收錄的是1975年前後,我在大學畢業服兵役期間所寫下〈覺來無處追尋:詩的記憶〉,計有45首短詩。
我在〈自序〉提到,那是我文學夢裡夢外的獨白,記述我文青階段藉由熱愛胡適、徐志摩、覃子豪等人的詩作,追尋那年輕浪漫、自由愛情的作品。儘管到了現在我已跨越古稀之年,但在我心靈深處總存有一幅畫面,那是我自己相信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景緻。
印度詩哲《泰戈爾詩集》〈漂鳥集(七六)〉說:「詩人的風是吹出去越海穿林,來尋找他自己的歌聲的。」我何曾不是如此地自許自盼,願在這50年後的重啟詩筆,只是想為圓那文學夢裡的詩心歸處,可以找個安頓自己歌聲的地方,就如同詩哲所說「詩人的風是吹出去尋找自己的歌聲的境界」。
適逢端午佳節,心中特別有感,謹選錄近作〈校園詩選4首〉,也給自己書寫的有限人生增添一點色彩。
〈校園詩選01〉:
同樣的風,
一樣的雨,
只未見淡水河口的海,
也沒有觀音山上的佛。
同樣的花,
一樣的樹,
只未見當時的人兒,
也沒有當時的心情。
○ ○ ○ ○ ○
〈校園詩選02〉:
我在大成崗上高唱……
不怕風雨,不羨雲彩,
只喜歡和那愛花的人接近,
共植美麗校園。
我在圖書館裡低吟……
不畏人語,不羨神仙,
只喜歡和那愛書的人接近,
共譜優質樂章。
○ ○ ○ ○ ○
〈校園詩選03〉:
我走在愛園的途中,
聽蟲鳴鳥叫,
有花樹為伴,遠路……
毋須愁日暮。
我守在治學的道上,
聽師友銘教,
有書本為伍,書寫……
不須憂寂寞。
○ ○ ○ ○ ○
〈校園詩選04〉:
50年前的詩,
筆鋒常帶感情,
道出心中事的歌詠生命,
自比喻是詩人。
50年後的詩,
筆鋒仍帶情感,
細數心中事的人生讚嘆,
自比喻是哲人。
- 地方新聞-06-17- 基層保障大躍進 新北國民黨團成功爭取里鄰長
- 地方新聞-06-17- 泰山森林書屋辦故事陪伴課 培力族語推廣者成文
- 綜合新聞-06-17- 台北市全中運三連霸創佳績!蔣萬安市長頒發逾
- 綜合新聞-06-17- 校園性平零容忍! 北市學校性別事件 教育局第一
- 綜合新聞-06-17- 走讀九州、文化見學~大龍峒文化與日本文化的
- 綜合新聞-06-17- 點亮英語力與世界觀!仁中模聯(RAMUN)培訓課程
- 綜合新聞-06-17- 雙喜臨門—南港高工呂印承榮獲冷凍空調金手獎
- 綜合新聞-06-17- 千隻鱟寶寶回家了!北市「鱟知鱟學」成果豐,學
- 綜合新聞-06-17- 台北育達高中餐飲管理科建教班勇闖國際,參加
- 綜合新聞-06-17- 2025太平國際青少年管樂節-景美女中樂旗隊展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