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工業區立體化2.0上線 修正三大方向落實投資策略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在12日重新公告開放申請,新方案主要有三大修正方向,分別為配合計畫性城市發展「調整適用範圍」、促進非屬產業自用者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回饋產業空間或繳納代金」方式,以及強化落實投資的「保證金及違約金制度」,期望透過新方案更能帶動新北市產業發展,同時也提升工業區環境整體服務機能,加速落實新北市安居樂業,在地就業、在地就養之政策。
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新北市於108年3月率先倡議經濟部工業局推動的「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擴大適用至非編定開發都市計畫工業區,透過提升容積率的獎勵方式,除了提高企業投資意願,同時也解決產業用地需求問題。在這之前,新北市都市計畫施行細則中,已有透過回饋公益空間取得容積獎勵的方式,讓業者能夠以公益出發,配合市府產業政策達到促進產業發展的效果。
為使資源集中服務,新版立體化方案將以「新北市重點整體開發、招商區段」、「市府產業發展需求」、「產業群聚程度」、「交通條件」等條件做為劃定參考依據,配合計畫性城市發展「調整適用範圍」,透過與新北市產業政策的結合,進而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經發局表示,立體化方案是透過容積獎勵帶動業者投資,進而促進產業發展,為了讓非屬產業自用者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因此新增「回饋產業空間或繳納代金」方式,將實質回饋利益於產業發展。未來回饋的產業空間可配合市府推動產業轉型發展,以及新泰塭仔圳、蘆洲南北側等整體開發地區工廠安遷輔導的中繼廠房,繳納的代金也能透過租金補貼機制,輔以紓困及振興輔導措施,協助企業深耕新北,推動企業永續發展。
此外,工業區立體化方案是第一個以容積獎勵促進業者新增並落實投資的政策工具,因此新增「保證金及違約金制度」,要求申請人應於投資計畫書中承諾於完成使用後應落實投資,以確保立體化申請者真正達到投資成效,並提供就業機會予市民,來強化工業區立體化落實投資的政策美意。
經發局指出,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截至110年3月底共計通過45案,申請土地面積達13.92公頃,透過立體化新增樓地板面積近5萬4000平方公尺,其總新增加總樓地板面積11萬6,218平方公尺,預計可提供近1萬6000個就業機會及創造超過950億產值,其成績居全國之冠。期望本次方案的修正能夠讓新北市產業得以均衡發展,強化企業投資成效,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新北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新北市推出工業區立體化方案2.0版上線,以提升城市發展效益。(新北經發局提供)
- 綜合新聞-05-14- 北北桃攜手三市20家企業 推友善家庭職場聯盟
- 綜合新聞-05-14- 新北STEAM Party成果分享 產官學合作24個創意主題
- 綜合新聞-05-14- 結合詩畫藝術情緒覺察之旅:柳林國小「人生妙
- 綜合新聞-05-14- 鼓勵多元文化發想!113年度全國性多元文化教育
- 兩岸藝文-05-13- 海峽兩岸藝文界的傳奇人物李沃源老師
- 綜合新聞-05-13- Fun暑假 勇士號召 活動開跑
- 全民專欄-05-13- 〔安齋四談15〕臺灣治安史隘制的設置與發展(五
- 企業報導-05-11- 華視健康最前線讓你美麗又保健
- 政治經濟-05-10- 貫通新北半導體產業聚落 家登斥資近60億打造「
- 社會新聞-05-10- 石綿建材地震損毀免煩惱 新北環保局協助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