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甲狀腺癌好發女性 40歲以上建議納入健檢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 時間:2020-10-26 人氣:

甲狀腺癌好發女性 40歲以上建議納入健檢

(台灣TB新聞網/曾采瑄)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於9月13日邀請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石光中主講「甲狀腺癌防治‧掌握先機」,石光中教授以多年從事內分泌、新陳代謝疾病的診療、教學、研究及服務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民眾獲益良多。

甲狀腺位在頸部氣管的前方及兩旁,形狀像美麗的蝴蝶結。甲狀腺結節在超音波檢查中其實相當常見且多為良性,但切勿因此掉以輕心,因為其中約有5%結節可能藏有癌細胞。當超音波檢查發現結節的形態有疑慮時,醫師會安排進一步的細針穿刺及細胞學檢查來評估是否有癌細胞存在。

甲狀腺癌在10大癌症發生率排行位居第7名,為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進一步分析性別資料,甲狀腺癌並未進入男性癌症發生排行前10名,卻在女性10大癌症發生排名第4名,顯示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

大多數人罹患的甲狀腺癌分兩類,一是乳突癌(占8成以上,好發於20至45歲女性),其次為濾泡癌(近1成,好發於40至50歲年齡層)。若能在疾病早期就診斷出來並且接受治療,預後都相對其他癌症要好,10年存活率可達90%至95%,遵從醫囑盡快接受治療並持續追蹤,大多數病友都可以繼續享受人生。但若發現較晚,癌細胞往往已經由淋巴或血液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第4期10年存活率僅約50%。 甲狀腺髓質癌若能早期診斷,5年存活率可達80%至90%,第4期的5年存活率則約25%;甲狀腺未分化癌發生率低,但進展較快且死亡率較高,5年存活率僅約5%。

甲狀腺的評估除了理學檢查的視診及觸診,最重要且方便的影像檢查是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時間短、不具放射線,可清楚檢視每個角落,找出可疑的結節,搭配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提高癌症診斷率。超音波還可評估鄰近的淋巴結是否有異常或轉移的可能,做為後續專科醫師治療方針的參考。

誘發甲狀腺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除了遺傳及輻射暴露,其它原因尚不明確。甲狀腺癌在早期大多無明顯不適,單靠症狀相當難以察覺,需定期以超音波檢查才有機會早期診斷。

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年紀愈大愈常見,50歲以上女性,平均50%患有甲狀腺結節,雖僅約5%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但當超音波檢查發現結節的形態有疑慮時,醫師會安排進一步的細針穿刺及細胞學檢查來評估是否有癌細胞存在。當出現脖子有局部腫大或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就醫安排檢查以確認是良性的甲狀腺結節腫大或惡性腫瘤所致。

除了未分化癌及淋巴癌,對其他類型的甲狀腺癌,開刀切除是最優先的治療方式,依切除範圍可分為全甲狀腺切除術、甲狀腺近全切除術、甲狀腺全葉切除術等,視癌細胞種類、大小、是否轉移、病人年齡等情況而定。

手術切除甲狀腺後,會因無法分泌甲狀腺素,產生如怕冷、易疲倦、變胖、嗜睡、水腫等後遺症,必須終生服用甲狀腺素(T4)。T4也能抑制甲狀腺荷爾蒙刺激素(THS)上升,以免癌細胞增生或轉移。如果服用後仍然不適,就要請醫生檢查血中甲狀腺荷爾蒙濃度、調整劑量。服用甲狀腺素不會影響受孕,懷孕後只要提高劑量即可。

碘131是一種帶有微量放射性的碘原子,能釋放β及γ射線。能量低但穿透力強的γ射線可用於掃描造影,能量高而穿透力弱的β射線,則可破壞近距離(1~2公釐內)的細胞。藉由甲狀腺會吸收碘的特性,可用碘131診斷及治療甲狀腺癌。研究指出,碘131治療能有效降低復發機率,是術後很重要的輔助治療。不過放射碘治療僅限於細胞分化良好、仍保有部份正常甲狀腺吸收碘功能的癌細胞,包括乳突癌及濾泡癌,分化不良的甲狀腺癌則無效。手術切除甲狀腺後,會依據病理報告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做放射碘治療。未來即可依據抽血檢驗「甲狀腺球蛋白」(只有甲狀腺及甲狀腺癌細胞會分泌,為重要的癌症標記)來追蹤癌症是否復發。

石光中教授

▲石光中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