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筆談5〕2015年「馬習會」與2024總統大選
(全民專欄/陳天授)前總統馬英九預定本(3)月27日赴陸祭祖,不但充分顯示中華文化慎終追遠、清明祭祖的文化傳統,是人性所趨的具備人道主義精神。而且還安排預定要拜訪與中華民國發展歷史,及當年對日抗戰相關的遺址、博物館等。
儘管現在國內已經出現一些批評的聲音,尤其是認為被中國大陸以「馬先生」稱呼,有被對方故意矮化之嫌。然而,以「馬先生」之稱,也抹不去「馬先生」的「中華民國前任元首」身分,以「馬先生」之稱出現在一些承繼國家歷史的現場,本身就已是驗證了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回顧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總統與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加坡的「馬習會」,這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歷史上最大突破。雖然這次的「馬習會」雙方並沒有簽署協議或發布共同聲明,但是會後由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與馬英九代表團的先後分別在同一場地舉行記者會,結束了這次的「馬習會」。
我最近讀到剛出版的《余英時政論集(上下冊)》(如附照片)有篇2015年11月20日刊登的〈談談「馬習會」〉,余英時在文中評論:
國民黨跟共產黨前後兩次合作,第一次就是國民黨剛剛北伐,承認共產黨是合法政黨,把它容納到國民黨裡面來,然後就造成共產黨可以用武力跟國民黨直接做對了。如果不是第一次合作,共產黨不可能擁有武力的。第二次就是國民黨因為抗戰的關係,也接受了共產黨的合作,讓他可以獨立發展他所謂的抗日基地,實際上共產黨的作為是發展自己的游擊隊,打日本人很少,打國民黨的時候反倒很多。抗戰八年之中,他就是從延安幾乎朝不保夕的幾萬人,發展到幾百萬人的軍隊,所以這就可以看出,國民黨跟共產黨過去的兩次合作,都是國民黨完全的失敗。……現在國民黨可能為了爭取選舉不會全敗而需要共產黨支持一下,但這樣的支持到底有多少力量?將來2016年1月選舉的時候,大概就可以見分曉了。(聯經,2022年11月,頁504)。
我們回頭檢視2016年總統大選的結果,是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了中華民國總統。雖然許多的政治評論都認為是香港的「反送中事件」才造就民進黨贏得大選的主因。但這似乎也間接顯示2015年的「馬習會」,並沒有給國民黨在大選中帶來優勝的加分。
我不是引用余英時上述的評論,來唱衰或否定馬英九這次祭祖和率青年學子到大陸訪問的活動,我想到的是在2024年大選的前後,有無可能出現第二次的「馬習會」。如果國民黨或馬英九想在大選之前,採取「馬習會」的選戰策略,能否為國民黨在大選中贏得優勝,不能不加以謹慎為之。(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全民專欄-09-26-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47〕中華民國戰後臺灣政經發
- 美食天地-09-25- 臨江觀光商圈推環保減塑 打造環保夜市 消費滿額
- 企業報導-09-25- 中台今掛牌上市 漲幅一成餘
- 綜合新聞-09-25- 推動人工智慧教育 培養跨域應用人才
- 產業新聞-09-25- 農遊結合永續 金山漫遊全國首獲國際永續認證
- 綜合新聞-09-25- 新北環保局連獲金環獎 再破塔寮坑溪非法棄置
- 政治經濟-09-25- 應對新型環境挑戰 新北環保局推出「環安SDGS」
- 地方新聞-09-25- 推動智慧化下水道管理 新北市水利局榮獲金圖
- 兩岸藝文-09-25- 「府中奇幻城」10月開幕 六大主題活動引爆新北
- 社會新聞-09-25- 新北板橋區遞補議員石一佑上任 期待提升治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