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續談09〕「閱讀葉公超筆記」之外一篇
(全民專欄/陳天授)根據《中央社台北9日電》,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訪台期間表示,避免台海戰爭要靠嚇阻要做好打仗的心理準備。中國大陸外交部宣稱,日本「個別政客」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竄訪中國台灣地區」並「大放厥詞,渲染台海局勢緊張,挑動對立對抗,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此舉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嚴重踐踏」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國大陸外交部聲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干涉」。日本曾對台灣殖民統治長達半個世紀,對台灣人民的反抗殘酷鎮壓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對中國大陸負有嚴重歷史罪責,最應該做的「就是反躬自省、謹言慎行」。日本「政客竄台言必稱戰,擺出唯恐台海不亂的架勢,是想把台灣民眾推向火坑」。中國大陸早已不是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時的清政府,日本「個別政客又哪來的資格和底氣在台灣問題上說三道四」。
中國大陸外交部重申,陸方嚴肅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歷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在台灣問題上所作承諾,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不得以任何方式為台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陸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予以強烈譴責」。
不過,日媒報導,有關麻生太郎在台灣作出「要做好戰爭心理準備」的發言,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則強調,「期待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根據上述中國大陸外交部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所分別的報導新聞,緣起因為麻生太郎8日在台北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發表開幕演講時表示,避免台海戰爭要靠嚇阻,要有充分嚇阻能力,要做好打仗的心理準備,最關鍵是要讓對手充分了解自身有「不惜動武維護台海穩定安全的明確意志」,其所引發的回應。
昨(9)日,我在本專欄發表〈〔安齋續筆08〕從麻生訪台的回顧「中日和約」簽訂〉一文,記述了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外祖父吉田茂與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密切關係,1952年簽訂的《中日和約》得以在其表弟河田烈的代表日方與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的圓滿完成任務。
《中日和約》簽訂的艱辛過程,在當時擔任總統府祕書長張群亦在其中穿梭的扮演關鍵角色。張群在其著作《我與日本七十年》(照片如附)有詳細描述,特別是過程中許多的文件和信息傳達,張群皆透過河田烈的轉呈吉田首相,使得簽訂中日和平條約得以順利落幕。
《中日和約》所代表的意義,除了在宣示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的戰爭狀態結束之外,還有代表著是至今界定台灣主權及國籍移轉的最後一個國際條約。
1964年2月23日,當時已卸任首相的吉田茂還曾帶領其女公子麻生和子夫人和國會議員等來台晉見總統,為兩國外交關係奔走,終為中日關係史上留下所謂「吉田書簡」的歷史寶貴文件。這段吉田茂及其女公子麻生和子的一起來台訪問,或許可以為我們串起了這裡所論及前首相麻生太郎的家族關係了。
我曾於去(2022)年7月18日起至8月9日止,在本專欄撰寫了【閱讀葉公超筆記】一共12篇,我筆記葉公超的文獻資料是從他1954年派駐美大使開始記述,而這篇記述葉公超部長代表政府於1952年簽訂《中日和約》的文字,就列入是我【閱讀葉公超筆記】之外一篇吧。
- 頭版新聞-04-18- 劉和然副市長接待法國勒瓦盧瓦市長來訪 攜手推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永續 AR 互動 綠博優惠登場
- 產業新聞-04-18- 新北推群募計畫 邀業者共逐國際舞台
- 社會新聞-04-18- 檢警「斬金行動」起訴80人 女主嫌歐俞彤求刑
- 兩岸藝文-04-18- 《夏日最後的秘密》電影校園宣傳,守夜人首度
- 綜合新聞-04-18- 台北育達高中延續仁愛精神,盛大舉辦愛心園遊
- 兩岸藝文-04-18-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舉辦企業家講堂 楊奕蘭董事長
- 地方新聞-04-18- 科博館奇幻探索:科學體驗與生態學習交織的求
- 綜合新聞-04-18- 「Steam跨領域點子科學大賽—Crossing Corlorful」
- 頭版新聞-04-18- 114年度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機制暨實務運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