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02〕〈導論〉(二)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7-22 人氣: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02〕〈導論〉(二)

(全民專欄/陳天授)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向度(dimension),基本上可區分為:動態(dynamics)與靜態(statics)二種。動態分析(dynamics analysis )是偏向歷史發展分析,它是縱向(vertical)的探討,可以檢視政治經濟發展的因果關係,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或個案的分析,從歷史發展過程的進化觀點,可以得知發展的動力因素與其長期政治經濟的互動關係。

靜態分析(statics analysis)是水平橫向的研究,偏向社會政經結構與制度的互動關係分析,注重結構或制度因素的改變,諸如政策改變、失業人口增減、人口成長、勞資關係,與工業化等等,對整個國家與社會的全面影響,以及尋求因應政策,進而調整其間的結構性關係。

承上論,政治經濟學則是整合了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的理論,而建構成為所謂的「歷史結構分析法」(historical-structural analysis)。透過政治體制(polity)與經濟體制(economy)的兩個制度性的結構關係,政治體制已變成一種經濟化的過程,且是一個權威與權力的系統;而經濟體制已變成一個政治性權力系統,且是一種經濟合理化的過程。

政治經濟學的整合政治與經濟的研究原則,以便瞭解全球或國家的政經發展。在西方近代社會,自從1453年東羅馬帝國解體,並歷經14世紀至16世紀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與起源於16世紀中葉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的兩大文化運動,其終結歐洲中古世紀以來,所發展出來的政治與經濟關係。在其民主文化意涵上是充滿政治的國王專制,與經濟的封建主專制。

政治經濟學的整合政治與經濟的研究原則,以便瞭解全球或國家的政經發展。在西方近代社會,自從1453年東羅馬帝國解體,並歷經14世紀至16世紀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與起源於16世紀中葉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的兩大文化運動,其終結歐洲中古世紀以來,所發展出來的政治與經濟關係。在其民主文化意涵上是充滿政治的國王專制,與經濟的封建主專制。

19世紀的1848年,西方社會也因為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發表〈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的揭櫫共產主義思想。它是以資本主義的反命題作為思考基礎,建立起極權主義的大標誌。其在政治上凸顯了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乃至於極權國家的紛紛出現;在經濟上資本主義則導致充分代表了貪婪資本家的政經利益,也因此形塑的凸顯了自由與平等之間的矛盾問題。

檢視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在20世紀的1930年代至1960年代,其仍然沿續著自由與平等之間爭議的熱門話題。1945年4月29日,傅斯年發表於重慶《大公報》〈羅斯福與新自由主義〉的文章指出:

人類的要求是自由與平等,而促成這兩事者是物質和精神的進步。百多年來,自由主義雖為人們造成了法律的平等,卻幫助資本主義更形成了經濟的不平等,這是極可恨的。沒有經濟的平等,其他的平等是假的,自由也不是真的。但是,如果只問平等,不管自由,那種平等久而久之也要演出新型的不平等來,而且沒有自由的生活是值不得生活的,因為沒有自由便沒有進步了,所以自由與平等不可偏廢,不可偏重,不可以一時的方便取一舍一。利用物質的進步(即科學與經濟)和精神的進步(即人之相愛心而非相恨心),以促成人類之自由平等,這是新自由主義的使命。引自:《傅斯年選集》(第八冊),(臺北:文星,1967年,頁1386。)

承上述,傅斯年的強調「不可以一時的方便取一舍一」,即指只求「平等」的共產革命,或只求「自由」的資本主義,旨在於促成人類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普世價值。

1949年11月20日,傅斯年在臺北《自由中國》雜誌創刊號,又針對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自由與平等〉矛盾,發表了〈自由與平等〉這篇措辭比較中性的文字指出:

沒有經濟平等,固然不能達到真正的政治自由,但是沒有政治自由,也決不能達到社會平等。現在在世界上一派人批評「自由」,說他是假的,其中也不無道理之處,當然也不是全有道理,然而他們犯了一個最大錯誤,「平等」二字,其難解,其在近代史上之失敗,其在俄國當代宣傳中之虛偽,比起「自由」二字來,有過而無不及。在「自由」「平等」不能理想的達到之前,與其要求絕對的「平等」而受了騙,毋寧保持著相當大量的「自由」,而暫時放棄一部分的經濟平等。這樣將來還有奮鬥的餘地。(引自:《傅斯年選集》(第九冊),頁1584。)

1949年,二戰結束後的蘇聯共產集團,其所實施強調經濟社會「平等」的理論,相對於美、英等民主國家,其所實施政治社會「自由」的理論,乃至於為解決因自由市場失靈的出現大量失業問題,於是期望透過凱因斯(J. M. Keynes, 1883-1946)重視政府職能的實施資本主義經濟政策,導致1970年代末期世界經濟爆發「惡性停滯性通貨膨脹」(hyper- inflation)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