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政治經濟新聞 > 兩岸經貿離不開政治問題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劉志成 時間:2015-10-12 人氣:

兩岸經貿離不開政治問題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劉志成)今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出口衰退,與中國大陸經濟走緩,以及自主供應鏈崛起,有很大關係。台灣經濟高度倚賴出口,外銷產品與地區又高度集中,經濟體質向來脆弱,加上產業升級緩慢,大多停留在過往成功的發展模式。

這樣的經濟,有點像一台老舊的雲霄飛車,隨著全球市場景氣上衝下轉,但全球產業分工已逐步轉變,大陸市場更是轉動的很快,台灣搭的這台雲霄飛車,動能早已不足,惟苦於沒有找到新的利基,想換車也無車可換,只好修修補補,繼續向前開。

台灣是一海島,沒有豐沛資源,又無廣大內需市場,能有今日的成就,主要靠對外貿易,如果當年歐美市場對台灣不開放,台灣經濟如何起飛?所以,台灣受惠於自由貿易,當經濟條件比以前成熟後,台灣不能有保護主義心態,不走開放互惠的路,絕對會坐困愁城。

自上世紀八○年代,台灣經歷幾波對外開放,經濟體質獲得部分改善,而台灣也因參與自由貿易的潮流,尤其加入「資訊科技協定」,資通訊產品行銷海外多免關稅,不僅打造電子業王國,也持續台灣的榮景。

經濟對外開放與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朝野並無根本歧見,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也強調TPP對台灣的重要性,其實朝野的爭議在於,台灣對外開放與參與經濟整合過程,大陸市場究竟放在怎樣的位置?這不是單純的經濟的經濟問題,而是嚴重的政治問題,也是一項經濟戰略的選擇。

朝野這項爭論,已出現好幾次,但由於地緣因素,台灣產業新一波的利基,與大陸改革密不可分,早在九○年代後期,「亞太營運中心」的構想,就是為台灣尋找新的增長點,藉由對大陸市場的開放,讓各國願意投資台灣,進軍大陸,但「亞太營運中心」構想,在李輝隨後的戒急用忍政策下,完全夭折,實在可惜,如果貫徹該項開放政策,台灣經濟將是另一番景象。

二○一○年兩岸簽署ECFA,這是台灣再次試圖運用大陸市場,做為發展的利基,以雙方自由貿易為平台,一面站穩大陸市場,同時進軍世界,並依發揮市場區隔效果,利用台灣有利的自由環境、法治環境、與高素質人力,吸引外資,將外資的區域研發中心或總部,部分遷至台灣,工廠設在大陸,同時發展桃園航空城、自由經濟示範區,希望恢復台灣經濟的活力。

可是,這條途徑在台灣內部遇到阻力,不少人憂慮台灣產業受損,批評黑箱作業,擔心大陸對台灣有敵意,想把台灣吃掉,因而反對與大陸經貿太過接近,以至服貿協議延擱,貨貿協議也受影響,原先擬議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法案,至今還躺在立法院,因此兩岸的自由經貿協議,很可能只剩框架,變成沒有牛肉的協議。

由於台灣的猶豫,讓台灣在大陸市場的版圖,容易遭到競爭對手侵蝕,倘若台灣沒有能力開拓其他市場,那麼經濟將面臨很大困難。當然不少人寄望參加美國主導的TPP,看能否為台灣找到大陸以外市場的支撐力量,但TPP參與的門檻極高,即使不考慮北京因素,台灣若不努力調整內部經濟,做好開放準備,又如何去參加?只是改革經濟,一定會碰觸敏感神經,反對聲浪必然延遲開放的步伐,這是台灣經濟當今的致命傷。

二○一六大選,未來不管誰執政,不可能不面對兩岸的經貿問題,由於兩岸經貿離不開政治問題,如朝野看法繼續南轅北轍,未來台灣經濟要如何轉型,找到新的成長模式?時間緊迫,越拖越不利。

標籤: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