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葉公超筆記09】大學授課的重溫教學舊夢
(全民專欄/陳天授)1962年3月14日《自立晚報》刊載,標題〈新月詩人重執教鞭 葉公超諧趣驚四座〉,刊載的文內首先提到:脫離了粉筆生涯十七年之久的前北京、清華、西南聯大等校教授、外交部長、駐美大使葉公超先生,昨天(13日)下午三時在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第24教室裏又重新執起了教鞭,講授「英美近代史詩」的課題。
該報記者趙光裕描述了當日葉教授的授課大要:談到詩,大使教授拿起粉筆在黑板上一連畫了兩條波度不同的曲線,他說,詩是離不開不了韻律的。在這方面,中國詩人比起西洋詩人士相當吃虧的,因為所有西洋的語言發起音來都是平緩的波浪式的,他們一個字有時候會有幾個音節,最適合於詩章的 安排,而我們的語言文字都是單聲發音,而且都是緩急不相調諧,於是,聽起來便不夠悅耳。
另外,該報又提到葉教授指出:在西洋詩人和中國詩人兩相比較起來,就有很多地方不同了,我們詩人都侷限在個人的生活圈子裏,根本忽略了外面事務,而人家的非常遼闊,人生經驗更是特別豐富,向西班牙內戰時,英美便有四百多位詩人前往參觀戰地的實況,他們的目的,便是要徹底名寮西班牙內戰是為多數人的自由而戰?意識為少數人的權位犧牲?因此,他們的作品便和現實的政治、科學連到了一起。經驗變遠超出「女子宿舍」和「象牙塔」之外。
最後談到讀詩的修養,尤其是今天生活複雜,思想複雜,人們的情緒變化很快,在上、下意識之間的經驗,時刻變化,感情的延續,已不是直線式的進行,因此,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
有關葉教授這天在台灣大學的授課情形,在1982年6月18日《聯合報》登載湯晏的一篇〈追憶葉公超在台大講英詩〉。湯文:「葉公超於1958年辭卸外交部長職,及出使美國,於1961年奉召返國,翌年受聘台大,在外文系開一門課名「現代英美詩選」,是一學期制的選修課,每週二小時,排在每星期二下午第七、第八節,即下午二點至四點,時間排得並不很好。可是第一天來聽課的人,在台大來說,可謂盛況空前。……因為第一天來聽課的學生,很多是旁系的學生,慕葉公超名想一瞻葉氏風采而來,至於說,講英詩好壞,或懂不懂則反屬次要,像我也一樣,也非外文系的學生,而且快要畢業了,也來湊熱鬧,也來擠。」
湯文除了也就那天聽葉公超上課的精彩內容做了敘述之外,最後提到沒有常去聽,是因為自己是一個工讀生,那學期選了沈剛伯的羅馬史,但不想做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花太多時間去聽外文系的課,何況又在一個新聞機構兼差,所以後來就沒有繼續去聽葉公超的課。
湯晏雖然沒繼續聽葉公超的授課,他對葉公超的興趣,數十年如一日。根據2014年10月15日《中國時報》林博文發表的一篇〈葉公超的時代悲劇〉提到,原因之一是,葉氏是近代中國研究美國詩人艾略特的第一人,而湯晏亦對艾略特的《荒原》長詩頗為欣賞。湯晏數年前出了一本即受兩岸讀者喜歡的《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他所寫的《葉公超傳》,是把葉公超的一生分成兩個世界,一個是他前半生所醉心的「艾特略世界」,另一個是他後半生所專注的「杜勒斯世界」。前者是「文學的葉公超」,後者則為「外交的葉公超」。
2015年5月29日《中國時報》特別又登載了林博文的一篇〈悲劇外交家葉公超〉,是為湯晏出版《葉公超傳》的導讀。(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名人演講-06-12- 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未來社會的樂齡生活
- 綜合新聞-06-12- 台北市參加2024國際少年運動會 黃金陣容齊聚開訓
- 頭版新聞-06-12- 新北市首創終身學習諮詢站及培訓終身學習諮詢
- 企業報導-06-12- 決戰618 大江購物中心祭優惠搶市 網路品牌消費集
- 綜合新聞-06-11- 「澎湖」輪伴演類郵輪推海上嘉年華 航程愈夜
- 美食天地-06-11- 決戰618 大江購物中心祭優惠搶市 全業種超強滿額
- 美食天地-06-11- 30家名店「數位共好」 特色伴手禮一網打盡
- 地方新聞-06-11- 國民黨團總質詢爭取7大利多政策 獲新北市長侯友
- 地方新聞-06-11- 新北市府決定調整聯誼活動費 議會民進黨團表
- 地方新聞-06-11- 新北聯誼活動費114年起調高 預計逾五萬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