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續談32〕〈一個新加坡人視角下的兩岸關係〉讀後感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09-14 人氣:

〔安齋續談32〕〈一個新加坡人視角下的兩岸關係〉讀後感

(全民專欄/陳天授)本(9)月13日,前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應台北長風基金會所舉辦「亞太千里論壇」之邀請,以〈一個新加坡人視角下的兩岸關係〉為題發表演講。楊榮文指出,他能明白為什麼許多台灣人不希望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的生活方式是吸引人的。他也能明白許多台灣人對舊國民黨政府戒嚴統治的反感,不會要那種經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替代。

同時,他也認為,當前台灣這個現狀是不穩定和虛幻的。台灣只有在美國的支持下才能維持和中國大陸分離的狀態。1979年,美國承認北京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美國能維持這個現狀多久,取決於美中的相對軍事力量對比,以及台灣人民在中美關係地緣政治棋局上扮演一枚棋子的意願。在那個棋局上,台灣是圍堵解放軍海軍與空軍第一島鏈的關鍵部分。

他也特別提到,台灣的領導人們和人民知道,美國對台政策的形成,不是出於愛台灣人,而是因為台灣是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一枚重要棋子。它是美國的軍火企業的好生意。美國支持台灣的唯一理由不是因為台灣是民主政體,而是為了讓大陸得不到台灣這個打不沉的航空母艦。

他說,現狀看起來或許有吸引力,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的相對實力在往對中國有利的方向調整。到了2050年,即使把很大的不確定性納入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體量還是會明顯地大於美國。一旦美國在國際獨霸的美元情勢受到威脅,美國要維持軍事優勢會更為困難。到時候,美國人民就要在槍支和黃油之間做選擇。

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看到這個趨勢不可避免,一直呼籲台灣領導人和中國大陸早點談判,台灣可能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更好的結果。或許台灣可以繼續抓住現狀,期待有一天大陸會發生一些事情,但不管台灣的軍事力量有多強,台灣都不可能單靠自己就在與中國戰鬥。美國如果派軍介入,它就是實質上和大陸交戰。

他認為,如果大陸知道一段時間後的終點是統一,那麼維持某種現狀多年對大陸來說就是可以接受的。2015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對等方式在新加坡會見馬英九總統。習近平的動作其實是為著蔡英文總統而做的,因為馬英九即將卸任,這是要開了一條路給蔡英文。

楊榮文表示,我們需要一個創造性突破來給年輕台灣人希望,就說台灣對「一個中國」的詮釋是「一個中國人的邦聯」(Chinese Commonwealth)之前,不同版本的概念都被提出過,中國大陸不應該反對。他建議這種中國人的邦聯模式可以是大陸和台灣定期會面,為他們的互動制定規則、解決糾紛,可以在一個較長時間裡沒有一個總體的行政部門。雙方都需要調整他們對年輕世代的教育,以預備在和平、相互尊重和共同歷史的基礎上的趨近。

他說,在台灣需要對「一個中國」共識有足夠的共識,但又不能過度精確,因為模糊能為未來開出一條路。他呼籲台灣以「一個中國人的邦聯」來詮釋「一個中國」,作為導向最終和平統一的漸進式過程。

楊榮文提出「一個中國人的邦聯」概念,也許有可能讓雙邊同意,「一個中國人的邦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華民國,可能那時候就叫做「中國」。」「一個中國人的邦聯」概念,既然中國大陸曾表示接受「一個中國」後什麼都可以談,台灣就有權利對「一個中國」做出自己的詮釋,中國大陸不應該反對。這個邦聯只是一個可能的架構,細節可以放上談判桌後再談。

邦聯所指是具有主權的政治實體,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締結的鬆散聯合體。「一個中國人的邦聯」會遇到許多可能的阻礙,例如兩個政治實體在經濟軍事各種實力上的差距、邦聯內的會員必須在國際組織內有自己的席次、以及各國內部的聲音反而不被重視等問題。

「一個中國人的邦聯」概念,台灣在戒嚴時期,特別是在1980年代前後,經常會有中央資深民意代表針對中華民國發展與兩岸關係的議題提出討會,或是私下提出他們的看法與意見,如監察委員陶百川等都曾提出類如「一個中國人的邦聯」概念。(參閱拙作《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照片如附)。

儘管迄今30多年過去了,這位具有人道主義關懷的台灣友人、前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在演講中提出的「一個中國人的邦聯」概念,仍有值得兩岸領導人和人民參考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