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續談59〕《臺南府城文化記述》提要
(全民專欄/陳天授)本書《臺南府城文化記述》(照片如附)是作者整理出版自述性散文書之一。書的內容主要描述作者老家—臺南後壁安溪寮的一系列雜記。作者自感在向晚之年,有如陶淵明〈歸去來辭〉的「田園蕪,胡不歸」感受,努力以「臺南人、府城事、家鄉情」的在地文化記述,發表對臺灣這塊土地「所讀、所見、所聞、所思、所評」的觀察與關懷。
作者在〈自序〉中特別提到,他猶記得1970年4月12日在臺南南一書局,買了一套胡適寫的《胡適留學日記》(4 冊),那時他正面臨3個月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作者當今回想起自己在那時候正是多麼狂熱和放縱的買了這套「閒書」。
作者記得胡適在《胡適留學日記》的〈自序〉中說的「要使你所得印象變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紀錄或表現成文章。」因而,影響作者至今儘管是以自大學教職退休下來,仍然保持不斷地閱讀與書寫的習慣,並學習胡適以做提要、劄記、寫信、談話、演說、作文的方式,建立自己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作者將本書分:鄉居記憶、地方文誌、文創新意、歷史檔案等四部分,並以《臺南府城文化記述》為書名,作者特別強調台南府城的意涵。我們知道自1887年台灣建省,「台灣」兩字升格為省名,巡撫劉銘傳奏准在中台灣建「台灣省城」,除另有「台北府」外,原在台南的「台灣府」,因在新的「台灣府」(台中)之南,故改稱「台南府」為「台南」,用為行政地名之始。
1895年,台南府改為「台南縣」,1901年改為「台南廳」,1920年改為「台南州」,區域大小雖有伸縮,但之後已都維持「台南」兩字。作者期望大家對其故鄉臺南府城的歷史文化,和臺灣文創產業發展有進一步的認識,因而喜歡上獨有的臺南風土民情。
正如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說的「如果覺得所在的城市美麗迷人,那麼生活衣錠也是如此。」台南府城正是作者的出生地,也是他青少年期生活與學習成長的地方,透過本書作者對其充滿回憶的記述,當更加可以感受台南府城的迷人之處。
- 綜合新聞-12-05- 書香助力創業夢:北市技高學生從文字轉商機 閱
- 企業報導-12-05- 迎戰超高齡社會健康需求 桂冠推出2025無齡餐盤概
- 地方新聞-12-05- 基隆地檢署陳照世主任檢察官緝毒有功獲行政院
- 地方新聞-12-05- 公私協力守護新北市環境 16團體捐贈物資支持清
- 地方新聞-12-05- 新北推動旅宿業輔導計畫 提升業者數位行銷與經
- 地方新聞-12-05- 吸引國際商機 新北市啟動廠商參展補助計畫
- 地方新聞-12-05- 板橋污水下水道第三期工程啟動 近五千戶居民受
- 綜合新聞-12-05- 新北市力推土壤碳匯 促進永續農業迎接世界土
- 地方新聞-12-05- 新北消防員拳擊奪冠 將代表台灣征戰世界警消運
- 地方新聞-12-05- 新北高工師生合作教育暨社區運動會師生聯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