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衛生福利部中藥材管理政策人才多元產業升級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與中藥商公會全聯會廿四日舉辦「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人才多元產業升級」記者會;業者表示,力挺部長與司長政策,有度才能培養相關人才,並積極打世界杯,讓中華民族出人頭地。
衛生福利部3月18日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允許修習中藥核心課程 35 學分並具一年實務經驗的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此舉旨在解決中藥商高齡化與人才斷層問題,維持中藥產業的正常運作。
然而,此解釋令引發部分藥師團體的強烈反彈,認為此舉可能削弱藥師在中藥領域的專業角色。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謝慶堂表示,解釋令並未涉及中藥調劑業務,亦未逾越藥師的專業範疇。中藥商主要負責中藥材的基原辨識、加工炮製及儲藏管理等專業工作,這些均非藥師的專業領域。
理事長謝慶堂強調,中藥商在保障民眾用藥安全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於熟悉中藥材的特性,能夠有效辨識與處理各類中藥材,確保其品質與安全。
此外,中藥商在進口中藥材時,亦負責把關其來源與品質,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場,保障民眾健康。近年來中藥商數量急劇減少,從20年前的1萬5千家減至目前的約7千家,預計10年內將不足3千家。
此趨勢若不加以遏止,將嚴重影響中醫藥產業的供應鏈,進而影響民眾的用藥權益。為深化中藥專業能力,中醫師與中藥商全力支持衛生福利部推動以大學專業教育制度培育下一代中藥人才的政策,期望藉此提升中藥服務品質,並加強對民眾健康的照護。
衛福部歷經兩年專案研究,廣邀中醫、中藥、藥學及法律等領域專家學者協商討論,最終明確公布政策方向,開放修習完整中藥專業課程與實作訓練的中藥系與生藥系畢業生,參與中藥體系之建構與發展。
此舉不僅有助於中藥文化的延續與傳承,更能有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中醫師與中藥商特別聯名呼籲政府與社會各界,正視中藥商在中醫藥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支持中藥商的專業發展與文化傳承。唯有各專業人員各司其職,才能共同守護民眾健康,促進中醫藥產業的永續發展。
- 綜合新聞-04-24- 力挺衛生福利部中藥材管理政策人才多元產業升
- 綜合新聞-04-24- 從腸胃到筋骨 中醫師提出治療選擇 精準治療效
- 社會新聞-04-24- 新北反詐校園列車啟動 專家帶路識破詐騙陷阱
- 課程活動-04-24- 影像串連土地 六都縣市青春還鄉微電影競賽啟
- 社會新聞-04-24- 哈客青年智庫團季會升級 新北薪傳制催生客家
- 綜合新聞-04-24- 「泰北領航,夢想飛揚」泰北國際雙語學校歡慶
- 兩岸藝文-04-24- 新北推「世遺速寫」 15 場活動帶民眾穿越時空
- 產業新聞-04-24- 龜吼漁夫新市集開幕 享美食賞海景
- 產業新聞-04-24- 三峽野菜園區推食農課 體驗原民「吃當季」智
- 產業新聞-04-24- 新北河濱蝶戀季啟動 花海光影打造初夏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