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水井每日供水34萬噸,水利署:鑿井為抗旱不得已的手段
(台灣TB新聞網)去年豐水期為台灣56年來首次無颱風,西部水庫集水區自去年6月迄今降雨量僅為歷史2~6成,造成今年水情相對嚴峻。水利署及各區水資源局同仁自去年 7 月豐水期開始就已預警調度水源,且密集召開水情會議滾動檢討各項因應措施,包含產業節水、水庫總量管制、農業加強灌溉管理、民生減壓供水等,節水效益達7.1億噸,約為3.5座石門水庫蓄水量,竭盡全力將旱災衝擊降至最低。在這些抗旱措施中,160口的防災備援水井小兵立大功,每天供水34萬噸,成為解決乾旱燃眉之急的關鍵措施。
以目前水情較嚴峻的新竹地區為例,水利署攜手地方政府、台水公司及北水處,自去年底加大翡翠水庫支援板新地區每日80萬噸以上自來水,讓石門水庫有能力供水新竹;2月1日更提前完成桃園支援新竹幹管,供水每日20萬噸幾占新竹用水4成;運用備援水井17口最大可供水每日3.2萬噸、提前加強農業節水約850萬噸及減壓減量供水約90萬噸等各項措施,才讓寶山及寶山第二水庫獲得喘息,免於空庫危機。
水利署強調,日前依災害防救法宣布開放科學園區廠商臨時鑿井,係廠商考量梅雨及6月降雨可能風險而採取的風險管理手段,政府會在符合現行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利法、地下水管制辦法等法規前提下,由地方政府嚴謹的審查,在確認不會造成地層下陷或影響水源保育情況下,作為產業短期缺水的備援措施,並要求於水情宣布正常後封井停止使用。
- 地方新聞-10-09- 新北青年局Demo Day 11/6登場 12團隊競逐8萬獎金
- 地方新聞-10-09- 睽違20年再登國慶舞台 侯友宜慰勞新北騎警隊
- 地方新聞-10-09- 世界河川日新北慶湳仔溝重生 生態復甦展現城
- 地方新聞-10-09- 制墨藝師陳嘉德辭世 新北文化局持續推動保存
- 地方新聞-10-09- 富基魚市「富基石十樂」登場 萬里蟹試吃吸客
- 地方新聞-10-09- 新北雷霆掃毒行動 警犬出擊查獲逾千克大麻
- 綜合新聞-10-09- 音樂無界限 台灣絃樂團走進新北特校 用旋律傳
- 綜合新聞-10-09- 13段親師生成長故事電子書感動上線 看見新北幼
- 綜合新聞-10-09- 在 ESL 課堂裡,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 綜合新聞-10-09- 興華國術隊以武會友、以心傳情 前進崙豐共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