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61》重讀《生命筆記》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6-02 人氣:

《溫州街瑣記61》重讀《生命筆記》

(全民專欄/陳天授)前《曙光文藝》發行人楊正雄在臉書引史懷哲「有教養的人比沒有教養的人更能忍受原始林的生活」的話,他提出:「若「『始林』,改為『台灣』,可以嗎?您想?大家想一想?」。

我想正雄兄會引史懷哲的話,想必是見到當今台灣社會出現的一些亂象,主要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有所感觸。但是我們看到有許許多多目前還站在第一線為救他人命的警消和醫護人員等等,他們完全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不但犧牲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且為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無怨無悔的全心全力付出。

醫護人員捨命付出的人道主義精神,就讓我們直覺想到1953年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道醫師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他留給我們的世界觀就是以「尊重生命」為基礎的信念。尊重每一個生命,尊重個人與宇宙的精神關係。對所有對生命的傷害與毀滅,無論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它都是一種罪惡。

我在拙作《生命筆記》(電子書)曾特別引述史懷哲所強調尊重生命的倫理。這種倫理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別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這種分別必然產生一種見解,以為世上真有無價值的生物存在,我們能隨意破壞或者傷害他們。由於環境的關係,昆蟲或原生物往往被認為沒有價值。

但事實上,我們的直覺意識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環繞我們周圍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這種對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種精神工作,有了這種認識,我們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態度,而開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價值。

同時,獲得這種想法的人會絕得需要對一切據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採取尊重的態度,就像對自己一樣。這時候,我們便進入一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經驗。史懷哲認為透過生命意義的反省而更新我們的觀念。

上述文字是史懷哲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中所發表的演說〈我的呼籲〉,是我引自1973年志文出版【新潮文庫】鄭泰安翻譯、史懷哲著《文明哲學》。迄今雖已近半世紀的時間了,但是讀來史懷哲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其對尊重生命的信念,仍讓人感到恆古彌新。

我在陽明山莊的學長林錫嘉送我一本他八十初度出版的《拾得—生活小詩百首》,其中有首〈馬路上〉的小詩,是這樣寫的:「文明都會的馬路上/ 車子比人多/ 蠻橫比講理多/ 拼命敲鑼打鼓/ 比溫和赧然多/ 悠悠馬蹄聲安在/ 換得橫暴滿人間。

如果文明的進步,是讓我們的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如果文明的進步,是讓我們人性變得暴虐;如果文明的進步,是讓我們尊重生命的倫理淪落,那我們要這種的文明又有何意義呢?

所幸,我們見到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台灣和全球的時刻,為我們生命把關而站在第一線的醫護警消等人員,真是讓我們感到由衷的敬佩,我們要對您們誠摯地說聲:「謝謝」。

您們真正發揮了史懷哲的人道主義精神,讓我們更深切體會尊重生命倫理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