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閱讀胡適筆記16】懷念北大校長胡適之先生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2-02-07 人氣:

【閱讀胡適筆記16】懷念北大校長胡適之先生

(全民專欄/陳天授)我讀1953年12月6日今聖嘆發表於《工商日報》的一篇〈懷胡適之校長〉。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記述,胡適之先生返台講演,在北大同學會上說:「我至今還是北大校長,並非有辭職,政府也沒有免我的職。」

今聖嘆指出:「我們居海外的北大同學聽了,無論對胡先生識與不識,讀到他的談話,都感到六十之年的胡博士,和他三四十歲時一樣地樂觀,這給我們不少的信心。是的,胡適之先生是有名的樂觀主義者,他對於中國的前途從來也沒有悲觀過。因為他是史學家,歷史是長長遠遠的,我們不能拿三五年看成未來的全部歷史,學過歷史的人不能夠短視,這倒不是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的問題,而是讀通了歷史沒有的問題。我們北大同學既然大多讀過《春秋》,我們現在當然還是稱他做胡校長,北大的校長一直還是他,因為北大並不一定要擺在北平沙灘漢花園或馬神廟,北大擺在全世界有『北大人』服務的每一個荒島,每一個角落。」

今聖嘆的文內也談到胡適的治校與治學。他如此描述胡適:「數十年來,中國學術界沒有一個能如胡校長之被普天下的人叫着好的學者,他是天生的學術界領袖,因為他從不因自己所學是文史哲學,而忽略了其他法理工農醫等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做北大校長的時期,北大是六院並行發展的,他深深瞭解近代中國學術的分類和做學問的異途同歸,作為一個學術界之領袖,應該是不囿於一隅的,我想他纔真是天生的最高學府的領袖,領導國家各個科學研究的最適當人選。他治學既得益於中國的樸學家的科學精神,復得益於近世西洋學術的科學方法,胡校長適逢其會,將中西兩種方法和精神融會在一起,他的成功不適偶然的。雖然許多部書只寫了上冊,他自己也愛說『但開風氣不為師』的話,而且還刻有這樣一顆的圖章。」

今聖嘆在1954年1月4日《工商日報》有篇〈但開風氣不為師—漫談胡適之先生〉也如此寫道:「自從大家離開平津以後,我已有五年沒有見過胡先生了,前年冬間他從美國回到了台灣,而去年初一日(自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至四十二年一月十七日)重又去美,兩個月不到,在台參加過多次團體的座談會,應公司各機關的邀請做學術性的和一般性的演講,以及答覆中外記者的訪問,集起來竟有上下兩冊三百多頁的胡適言論集,足見這位六十二歲的博士還是到處令人叫好鼓掌的人物,一些也沒有老去。他的言論還是如以往數十年來的一樣,自始至終是樂觀的。他到底是一個史學家,史學家的眼光看得遠,不像普通人的短視,只顧目前,不高瞻遠矚。」

今聖嘆也特別說到胡適的自由思想。今聖嘆是如此地描述胡適:「他的自由思想,可以說就是五四以來北大自由思想的代表。胡適之三個字好似就代表北大是的民主自由科學學術的作風,他一直領導着中國也可以說是東方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在他二次戰前主持北大文學院時期,正是北大學術的黃金時代,當時人才之盛,堪稱空前。戰後他以眾望所歸,出任擴充為六個學院(加上農醫工三學院)的北大校長,他完全秉著他一貫的民主作風去做,其所集中的人才,使舉國尋不出第二個學府來,真是中國高等學術史輝煌之一頁。接收的日本財產和東方圖書館的圖書,使北大的收藏,成為大學圖書館的東方第一家。」

今聖嘆在隔日(1954年1月5日)的同在《工商日報》,有篇報導胡適〈打麻將‧聽平劇—由題字到他的小腳太太〉的短文,來記述胡適的做人和修養。例如有人拿出自己的著作希望胡適題字,胡適見到已有多人幫其題字,於是幽默地笑著拒絕道:「不好不好,一本好的書是不能請許多的人題字的,題多了字反而賣不出了!」胡適做人和修養的風度就在最緊要關頭,能以輕鬆和幽默的態度從容處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