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閱讀胡適筆記48】胡適論新詩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2-05-16 人氣:

【閱讀胡適筆記48】胡適論新詩

(全民專欄/陳天授)1961年1月11日《徵信新聞報》登載胡適於10日下午兩場講演的報導,第一場是下午1點至3點,在美軍官婦女俱樂部的英語講演,題目〈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革命〉;第二場是下午4點30分至6點,美國駐華大使莊萊德夫人在中山北路的官邸招待台灣新詩界詩人的茶會,胡適談的有關新詩的主題。

第一場演講,應邀參加的貴賓有:美駐華大使莊萊德夫婦、美協防司令史慕德中將夫婦、美軍援華顧問團團長戴倫夫婦等。胡適在〈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革命〉的講演內容,與其於1958年6月12日應邀在台灣師範大學講演〈我對中國文學史的看法〉,在部分內容上再提強調中國文學史,自古迄今,祇有兩個階層:一是皇室、考場、宮闈中沒有生命,模仿的高層文字,一是民間的通俗文字,特別是民謠,通俗的短篇故事與偉大的小說。

胡適在這次講演中特別提到,這些偉大的故事與小說成了學習標準日用語言(白話)的教師。可是其中缺少一個重要的因素—對於這種語言質美、單純、達意的「自覺的認可」,以及「自覺與蓄意」的主張將白話作為教育與文學必要且有效的工具的努力。

所以,胡適說:「我與我的朋友在四十年以前所做的只是彌補這一缺點。我們公開承認白話是文學上一個美麗的媒介,在過去一千年中,特別是近五百年中它已產生了一種活的文學,並且是創造與產生現代中國文學的一個有效的工具。這一運動—一般稱為文學革命,但是我個人願意將它叫做「中國的文藝復興」,是我與我的朋友在一九一五、一九一六與一九一七年在美國的大學的宿舍中所發起的。直到一九一七年,這一運動才在中國發表。經過幾年艱苦的奮鬥與激烈的爭辯以後,這一運動最後受到全國的承認與接受。」

第二場演講,「胡適論新詩,認為有前途,打開新路待充實」。這次駐華大使莊萊德夫人招待台灣新詩界詩人的茶會,亦是為光大中美文化交流的一連串活動的第二項節目,莊夫人於去年十二月間所主辦的中國當代畫展為其各項活動中的第一項節目。這次應邀參加的中國新詩詩人有:胡適、羅家倫、梁寒操、紀弦、余光中、周夢蝶、鄭愁予、羅門和美國詩人艾強等二十餘位。

胡適對著在場的新詩詩人說:「台灣每年聚會一次的詩人節(指舊詩),參加的詩人數達一千人,和我們今天出席的二、三十人比較起來,那他們的人數多極了。但是,他們所走的是一條死路,沒有前途的,而我們走的路是一條新路,有前途有希望的路。」

胡適又提到,今後他將把寫詩的標準放寬,所有個人作品將編於《胡適詩存》裏。過去胡適所寫的詩是編於一本叫做《嘗試集》的新詩文存中。胡博士於民國三十七年乘專機離開北平時,將二十餘年來所蒐集的新詩,遺失殆盡,他希望與會的新詩朋友們,多給他一些蒐集新詩的機會。他說,四十年前,他和他的朋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討論白話寫作的問題時,反對者居多,最後他的朋友們雖然同意了,但僅同意可用以寫小說,但不能用以寫高等文學,他說,自民國六年八月以來他即以白話寫詩,至今仍守成未破,為將來的人在新詩寫作方面開門開路。

報導還特別提到胡適,這位自謙在新詩寫作方面為「開路有功,創造無力」的博士於致詞結束時表示,在他所選擇的一條考證歷史的路,已為男女詩人們打開的新路,他希望這條已被打開的新路,由大家的力量予以充實。

在該報導的最末,有段特寫胡適「趕赴兩處茶會,博士忙中寫作」的文中寫道:「年已七十的胡博士對於參加宴會的興趣不減當年,他雖於百忙中仍不忘於寫作。」還引胡適:「他說,他於十日下午兩個宴會中的空閒時間裏,仍趕返南港寫下一點東西,但他又補充說,他把莊萊德夫人的茶會時間誤會為四時三十分開始。他說,如果他記得是四時開始的話,他將不回南港,而改作「逛書店」了。

這也凸顯胡適在古稀之年,仍然是忙碌於演講、書寫與閱讀的生活而樂此不疲,或許他亦有感於自己正與時間賽跑。我們遺憾的是,天不從他願,胡適於隔年2月,即不幸因心臟病發而過世,留下許多喜愛的人不勝唏噓。(本文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