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頭版新聞 > 台灣現在需要什麼總統?─不是喜歡、請選台灣需要的人當總統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新聞部彥伶 時間:2016-01-06 人氣:

台灣現在需要什麼總統?─不是喜歡、請選台灣需要的人當總統

(台灣TB新聞網/高資敏)不久前在台灣放映了一部日本著名電影「一代茶聖千利休」,此鉅片展現茶聖所臻「和敬清寂」的至美境界。千利休的名字乃是天皇所賜以此勸誡茶師,千刀銳利也要適可而止。但最後他仍因太銳利不屈服於現實,終遭豐田秀吉賜死。秀吉則因孩童時代的心理缺憾,亟欲由追逐權勢盛名來彌補。因而, 無法容忍利休的茶師傲相侯。此影片彰顯千利休為茶道至美的千秋之爭是必要,且因而犧牲生命也是值得。

「 需要的人」與「喜歡的人」

千利休將禪風化入茶道,但後來卻因權勢如中天,而陷入奢糜。當時茶具以東傳「唐物」為貴,其中以「雨花」 最昂貴,傳說值四十萬石。

台灣觀眾欣賞一代茶聖,而讚嘆不已,但很少人關注到茶道傳到到了千利休的孫子元伯宗旦,其哲思又再蛻變了。宗旦將茶道徹底淨化並平民化。。

宗旦認為祖父交遊權貴富賈所用金質珍奇茶器、茶道具等。只是投貴冑所喜,不但不需要,且是走火入「邪道」。宗旦認為順應時、處、位,活用任何物品才是茶道本義。

自宗旦以降,茶道始普及為日本全國百姓所崇奉,而宗旦也成為各流派所共仰的宗祖。沒有宗旦,茶道恐早已因極盡華麗而淪亡。

然而,利休是被喜歡的人物;宗旦則是被需要的人物。五百年來受功歌頌德的仍是千利休。鮮有人提及元伯宗旦,遑論傳記電影鉅片。他仍然只是「乞食宗旦」。但平心明鑑,就會瞭然日本茶道史上不能沒有宗旦這號人物。

恕我不厭其煩,提出他邦,與台灣毫不相干,的一段文化史記,是希望能有助詮釋並藉此啓悟,在面對推舉人物時,不能不明辨「喜歡的」與「需要的」的分際。因為我們常過份推崇「喜歡的人」, 而全然忽視了「需要的人」。尤其在選舉,人們只狂棒「喜歡的人」,完全忽略了「需要的人」的存在。開票了,為「喜歡的人」的當選而狂歡。但不久就發現「需要的事」沒有「需要的人」來做,美夢竟變成了噩夢。

選舉是要選「需要的人」不是「喜歡的人」

無風不起浪。我決定寫這篇文章是事出有因。

幾天前,美國杜克大學方面來電邀請我參加一場研討會,討論有關美、中二國未來競爭與合作的趨向。這位主辦教授,在掛電話前扔了一句話:「這幾年,不得不承認中國發展的速度已比我們快,這當然是人才的競賽。中國以考試選人才,是不是比我們票選人才來得準確?」我從沒有聴過,也沒想到這樣的比較。這幾天,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問題。這是很錯縱複雜的問題,有很多地方「科舉」與「票選」是可權宜互替,但有一項是民主國度已確定無可動搖的準則是必須以票選產生。

在世襲專制時代,若明君出則太平盛世,而民生樂利; 若昏君出則天下大亂,而民不聊生。我們略靜思同一道理,就會悟道到民主選舉,若票選出好的領導者,則人民幸福; 若選出壞的,則民生疾苦。原來,民主選舉也是高風險的事。這風險可用二句古文改一個字來形容:「一票可以興邦,一票可以喪邦」。但很不幸很少人會体察到並嚴肅面對高風險的「民主選舉」。

回顧這150 年的世界近代史,在驚濤駭浪中,有二個大國穩住了世界大局及民主政治的延續,就是美國和英國。這二個民主國家分別在二次歷史性選舉國家領導人,在關鍵時刻,人民選出了當時他們「需要的人」,而不是他們「喜歡的人」。因而,隱定了時局且開展了近代的盛世歷史。

不以貌取人選出了 林肯

這二次歷史性選舉,其一,發生在1860年,當時美國已形成南北分裂之際,美國選出了林肯。

默昆達(G. Mukunda)教授在《不可或缺:領袖的閃光時刻》(哈佛出版 2012年)一書中回溯林肯的参選總統:「他是兩屆參議員選舉的失敗者,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在1860年的一些報紙,林肯甚至沒有進入共和黨前10 名總統候選人的名單中」。

林肯於1856年參選共和黨副總統提名,得票不到100張,他備受嘲笑戲謔。

1860年當時林肯早已自主流的政黨出走,自創共和黨。但在共和黨總統人選排名竟也敬陪末座。他的競選公開演講,坦承他已家無恒產,家中只剩下一張餐桌,幾隻椅子。他只能懇求選民支持他,他會很努力為大家做事。

就現實而言,林肯似已毫無勝選機會。尤其在那注重外貌的年代,林肯又長得一臉冷峻愁容。他自嘲,有次他在林中散步,有位騎馬的仕女靠近他,輕聲告訴他: 你知道你長得很難看嗎? 林肯答:父母生我如此。女士說: 但你總可留在家裡,不跑到外邊嚇人。

開票結果,林肯大獲全勝。這意外的結果, 是選民在最後一刻,選擇了他們「需要的人」,而不是「喜歡的人」。

林肯堅決主張南北不應分裂,其他候選人在選前為討好不同立埸選民而模稜兩可,或空言維持現狀。選民儘管並不喜歡林肯,但美國正處於危機,只有林肯的遠見、睿智、與果敢,才能使美國免於分崩離析。選民的正確選擇挽救了美國。若那次大選不是選出林肯,是不可能有強大統一的美國。若沒有美國,二次大戰盟軍是不可能獲勝。中國也可能更長期苦戰,而犠牲更慘。林肯成為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他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念,也成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

381票對0票 確定信任邱吉爾

其二,發生在1940年英國國會首相選任,那時人選幾乎都指向備受敬重的哈法克斯勲爵。當時英國面臨德軍入侵,這位勲爵自承自己缺乏戰爭應具的霸氣與多謀,最後婉辭出任首相 而由邱吉爾出任。當時國會議員也認清了那危疑震撼的時局,他們所需要的的政治領袖,就是深黯權謀且堅忍不拔的邱吉爾。

邱吉爾對國會演說:「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苦,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英國國會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通過了對邱吉爾新內閣的信任案。

他膺選首相後,毅然抉擇了與絕對優勢的德軍做殊死戦。他立即訪問盟友法國。法國卻告知他,法國已只有投降一途。隨之,德軍以每晚平均200架飛機的數量連續57天對倫敦密集轟炸。邱吉爾知道英空軍已無力防空,目睹被炸死的民眾而淒然淚下。他苦心孤詣,說服了美國借貸軍火給已赤貧如洗的英國。邱吉爾以他熱血、辛勞、眼淚、汗水和他的足智多謀,最後維獲了大英帝國的生存。

邱吉爾在開羅會議,突然開口向宋美齡女士訴說:「我不是老奸巨滑」。

這句驚人語,世人都覺莫名其妙。其實,邱吉爾明白當時英國人並不是喜歡他,而是因需要他。他完成救國救世的使命後,不希望續蒙只「擅於權謀」的負面聲名。他要世人瞭解「卿本佳人」。他很喜愛文學,榮獲過諾貝爾文學獎。

林肯所以成為偉大、邱告爾所以成為偉大,是源於英美二國的人民在關鍵時刻,選出了當時他們「需要的人」。在民主國度,沒有偉大的人民是不可能有偉大的領袖。

選民必須認清當前時局所需要的人才

羅馬梵蒂崗選出教宗方濟各

於2013年3月,天主教115位樞機主教選出了教宗方濟各。

旋於2013年12月,美國「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眾望所歸由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獲選。

教宗方濟各有些「另類」。在他之前的兩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都是神學教授,但教宗方濟各,擁有化學碩士學位,年輕時做過警衛、夜店保安人員、化學技師、以及文學教師。他捨棄了教宗專屬的官邸,選擇繼續待在簡樸的臨時招待所。平時也不搭乘教宗專用的華麗轎車,而是和其他主教、神父擠同一台箱型車。

教宗方濟深獲民心,但是他所要掌管的羅馬教廷,卻是秩序崩壞、官僚陋習、醜聞不斷、背棄窮人,就像是蛀蟲已深、即將傾頹的深宮大宅,早該被拆除。然而他的上任,讓所有對羅馬教廷徹底失望的天主教信徒,又再度燃起了希望。

「時代」 雜誌形容他是「人民的教宗」。他選擇「方濟各」作為稱號,便已清楚表明他對自己的歷史定位:效法十二世紀方濟各聖人的典範,與窮人站在同一邊;教會的目的不是為了扮演神學警察的角色,而是療癒人民的傷痛。在媒體上,你看到他進入監獄,為穆斯林囚犯洗腳;擁抱臉上長滿神經纖維瘤的信徒。

方濟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掃蕩教會內部的金錢貪腐。今年10月,一名德國主教因為作風高調,開高檔名車,還鉅資重新整修住家,引發教宗極大不滿,便強力要求這名主教離開教區,無限期停職接受教廷調查。他主張的公正與透明」,已是各國反貪腐司法改革的指引明燈。

他促成了古巴與美國,半世紀的宿敵,相互恢復了使館。他就任後天主教信徒,增加了一億人,達到十二億五千萬人。

梵蒂崗的115位樞機選出了方濟各,是當今天主教教廷和信眾「需要的人」。為什麼115位樞機知道這時代「需要的人」而選出了方濟各?

梵蒂崗的選舉設有很關鍵的一項選前講解,鮮為外界所知。「樞機們在選舉前會聽到兩次講道(sermon):一次是在真正進入秘密會議前,另一次是他們在西斯廷禮拜堂就座後。這兩次講道的意思都是為了客觀描述教會當前的狀態,並指出該特別時刻一位教宗應具備的素質。」原來梵蒂崗的選舉成功秘笈是「選舉是選需要的人,不是選喜歡的人」。縱使是智慧涵養早已超群的樞機主教,仍需要投票前的再教育,使他們明瞭選舉的目的,就是要選出「需要的人」。

廉潔無華的默克爾 獲選連三任德國總理

2005年10月10日安格拉• 默克爾獲選德國總理。對於德國人來說,此次德國大選(即聯邦議院舉)無疑深具歷史的意義,默克爾是首位德國女性出任總理。她於2009年連任。2013年再獲選三連任。

2015年12月,默克爾當選「時代」2015年度風雲人物,肯定她在歐洲主權債務、中東難民及俄羅斯干預烏克蘭等危機期間所展現的非凡領導能力。

默克爾生長於東德小鎮滕普林。默克爾她從小就興趣於科學。她獲有布萊比錫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她的論文是有關碳氫化合物反應的速度常數計算。

德國媒體說,她是以非凡的毅力和靈活的處事方法,榮登德國權力的最高峰。這說法當然順理成章。但另一更深層的造因,是她的廉潔勤儉,樸素無華,表裡完美一致。

德國在進入廿一世紀國勢日盛,經濟實力凌駕各國。社會也開始漸物慾橫流。連上掲天主教主教也難脫濁流。

默克爾從政,受到當時任基民黨主席科爾的提掖。她被認為是「科爾的小丫頭」。不幸科爾及基民黨高層捲入政治獻金醜聞,導致該黨陷入危機,聲望大為下滑。此際,驚人的一幕出現了:默克爾竟然第一位公開站出來反對科爾,表示基民黨應和科爾決裂。她並不是忘恩,而是她真的對政治與金錢的勾結,深惡痛絕。而且她身家單純清白。她從政,丈夫則專職擔任教授。的確,當時只有她的玉潔冰清,最有資格挺身拯救基民黨。之後,堅強自信的默克爾當選基民黨主席。

她擔任為德國總理,也成為歐盟的主要領袖,是舉世公認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她上班是總埋,下了班是家庭主婦。他會提著很普通的購物袋,去超級市場買菜,並排著隊結帳。在超市有記者採訪,她只簡單答: 我是梅克爾,不管我的工作是什麼,下了班我依然是梅克爾。我對德國超市的食品很有信心。她的住屋仍是租的。她下班後,也會做晚飯。她穿著得体,但不穿昻貴的設計時裝,也不帶名牌包。他們一家的娛樂欣賞藝文秀,但一定自已買票。他們認為這是表達對藝人的敬意與禮讚。

她就任後,訪問中國八次,首次到四川成都,最近這次到安徽合肥。她去中國大陸的次數之多及地方之廣,比一般華人來得更多更廣。儘管如此,她對人權與公平法治仍有她的堅持。她曾不顧中共的壓力,毅然接見達賴。

她是正規訓練有成的科學家,研究的是頂尖的量子學。她思考的縝密,不是一般從政人物能比擬。她以科學v界,平等並存的理念就悠然而生。她很平易近人,在成都她吃了回鍋肉,就向廚師請教,就自己下廚,並端出了道地的回鍋肉供大夥品嚐。

德國人選出的默克爾,己不僅是德國「需要的人」,也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人」。

巴西選出自信 「一人可以興邦」的魯拉

巴西在廿世紀末,貪污橫行,經濟凋零,民不聊生。工會頭頭小名叫魯拉(Lula daSilva) 他決定參選總統,因為他認為他當了總統,他有魄力振興經濟,拯救巴西免於沉淪。他參選總統三次,但均遭慘敗。他第四次參選,初期民調仍落後。他聲嘶力竭籲求,選民給Lula 一次機會,給巴西一次機會。

Lula 於2003年第四度参選,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當選了巴西總統。他在總統任職中,腳踏實地嚴督政府官員,致力發展經濟,縮小貪富差距。在數年間,使巴西2000萬人脫離貧窮成為中康,巴西從落後的窮國躍昇為世界第八經濟強國。2009年 G20 高峰會 美國歐巴馬總統公開讚揚他,是“地球上最受歡迎的政治家 The most popular olitician on earth"。2010年時代雜誌選他為「世界最有影嚮力的領袖之一」。

Lula 參選總統落選過三次。如果他不是真心愛巴西,將為巴西救亡圖存做為己任,應該不會有勇氣第四次參選了。巴西選民終於相信,他是巴西所「需要的人」。

台灣大選都是選「喜歡的人」,不是「需要的人」?

台灣大選在2000年選出陳水扁,因為他在市長任中,表現中規中矩。在立法院能言善辯,又能調侃無所事事的官員,很討人喜愛。但他顯然尚未具備做為國家領導人的高膽遠矚,與實踐毅力。2004年陳總統政績,已證實乏善可陳,政見都跳票了,甚至信誓旦旦的「肅貪」,變為「速貪」了。但舊愛在,心存憐惜。因而他再度獲選。2008年選出了馬英九。他在台北市長的政績還不如陳水扁市長。他任法務部長,也沒見到任何革新,全國法務仍是一淌死水。他同樣尚不具有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領袖才能。但他長相帥呆了,太令人喜歡了。僅此一着,馬英九就可高票當選了。2012年馬總統的政見都泡湯了。司法形象每況愈下,行政則官僚霸道,經濟沉淪不振。但他仍帥氣猶存,依然討人喜愛,他又高票當選了。

台灣的選舉大体都是選「喜歡的人」,不是「需要的人」。因而,上四次的總統大選會如此輕率,並不太令人意外。

又台灣的民調,也是反映選民對候選人的喜愛程度,對當選的預測,也具相當準確性。依目前的民調,蔡英文應是篤定當選。依據民調的差距、可以說蔡主席躺著睡,準備當選感言就夠了。而且依馬扁二人的模式,2020年選,蔡總統再連任也是隱噹噹的事兒。

台灣大選大勢所趨應已難予逆轉了。但台灣自2000年已歷經16年的空轉,而逐漸沉淪,台灣還能經幾度夕陽紅?

職故,選民們是否應該針對這次台灣總應重新嚴肅思考「選舉是要選『需要的統大選反思一下?我們是否人』,不是『喜歡的人』」?

實務上,這也是民主選舉必須經練的思考程序。台灣或中興或潰敗,很可能就在此次總統大選的一「舉」!

認定「喜歡的人」是很容易,可憑直覺,可不必有理由。至於認定台灣當前「需要的人」,是很不簡單的事。要明白客觀的事實,還要瞭解候選人的背景與能力,是否能擔當大任?研析一番,再理出理由來。這是需要些時間反覆思考。且認定後,也會因發現新事實,而要重新考慮。當然這種「認定」會基於許多個人因素,仍然是見仁見智,選民們可討論也可隱而不露。

多數選民們能經此思考,再參與票選。當然選出時代「需要的人」的機率就會很高。且當選人也有個邁進的大方向,而不必一味討好個別選民。

那一位候選人是台灣當前「需要的人」?

此次大選三位候選人都是很優秀的人才,但那一位才是台灣當前「需要的人」? 三位中,我認識最久最深是宋楚瑜,也因而有諸多契合,也又諸多爭執。蔡英文我只見過一面, 是她當陸委會主委時期。印象是學者風範,睿智的談話,展現她思維的流暢。其他,還聴過李登輝總統對她的讚美有加。朱立倫當立委時, 我已沒當立委。我拜託他代處理一件小事。他辦妥後, 他回報給我,條理分明,且文件整齊。他很誠懇,且處事有方,我印象非常深刻。三位我都很欣賞,沒有偏惡。

長年老友間記憶較深,總是與期盼有落差的事。我有次到中興新村正與衛生處石處長一起晚餐。我肚餓,剛伸出筷子。突接宋省長來電,請我到官邸有事聊一下。我說吃晚餐後再去。他說家裡有食物。在官邸談完話,我說肚子餓了。「萬水不在,我弄些東西來吃」。他找了半天,笑著說「很好還剩下二隻香蕉,剛好一人一隻」。我說「久仰中興新村生產香蕉」。後來他不當官了,有次到他林口平民家。過午,他說留下吃碗麵。桌上兩碗麵,我就開始吃了。我說「萬水姊一起來?」。她說胃不舒服,她不吃了。歸途中,才想起我吃的那碗麵,應是萬水姊的。但她說得那麼自然,令我沒察覺。

要做領導人必須廉潔,這是最首要的要件。中外古今,惟儉樸才足以養廉宋省長生活頗儉樸,自律甚嚴,律屬下也嚴。黃義交曾擔任他省府新聞處長,後來當立委九年。義交和我情同手足,他大小事我都知情。我可確定他為民服務絕對不會收紅包。義交的亷潔是自宋省府團隊一脈相傳。

宋楚瑜因興票案,而遭受名譽嚴重損害。當年誹謗他的二位大人物都被法院判決要各賠五百萬元。但他卻以恕道至今未向二位收受賠償款。這是我完全不能同意。我認為每個人都不退讓自已的法律權益,法律才能公正矻立不搖。

2000年總統大選開票結果,宋楚瑜以微差落選。但開票二天後,台南市民民德國中學生意外發現了宋瑜楚有效票百張散布在學生抽屜裡。高雄縣甲仙鄉804投票所「1號宋瑜楚得366票 … 5號陳水扁得326票」,但卻被偷天換日改為「1號宋瑜楚得326票 … 5號陳水扁得366票」。一葉知秋,如果沒有作票,在2000年宋楚瑜早就當選了。據此「804投票所」模式合理推演, 2000年總統大選開票真實的結果應是「1號宋楚瑜4,977,737… 5號陳水扁4,664,932 」;作票後的結果則是「1號宋楚瑜4,664,932… 5號陳水扁4,977,737」。

高雄縣甲仙鄉案,我據證據提出告發,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一審判決參與作票者林xx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我有相當信心因一名作票犯被判有罪, 就會破解作票集團的防禦。但宋先生不忍讓基層人人員為主謀者替罪入獄,且他也不想以司法羸回選舉,而我畢意不是直接被害人,也就無從再勇猛追訴了。我一直無法接受這樣的姑息。

直到最近才瞭解宋省長的真知灼見。他指出黃信介在花蓮被作票,司法就全面偵辦。選委會立即將他的「落選」糾正為「當選」。但我們的案, 比黃信介花蓮作票案更明確更嚴重,卻沒有司法的積極全面偵查真相。高資敏個人的努力,結果頂多處罰個別的基層人員,並無多大意義。我終於体會他一再參選,何嚐不是希望台灣選民為他、也為台灣選民本身,討回公道。

我非常感激商周為我出版「2000年總統大選 作票」一書,留下這段作票的史頁。台灣民主前輩首任民選台北市長高玉樹先生為我主持此新書發表會。他很清楚這是顚覆結局的作票。但他希望有一天台灣人民為宋楚瑜先主討回公道。顯然高市長的看法和宋省長的看法是一致。沒有選民再度積極支持,也就只能嘆孤民無力可回天。c

遭受如此大委屈的宋楚瑜,才瞭解受到司法不公的痛苦無奈,才更洞澈導正司法全方位公正是絕對的必要。這也是國家領導人必須負起的全責。在這方面,在選擇台灣當前「需要的人」,我應為遭遇不公不義折磨的宋楚瑜加分。

宋楚瑜是台灣當前時局「需要的人」

台灣當前時局,有那些狀况需要面對解決? 能妥善解決這些狀況的人,就是我們「需要的人」。依我的認知宋楚瑜是台灣當前時局「需要的人」,容我逐項陳述我的理由。

選出的總統將立即面對兩岸關係的難題

宋楚瑜長期致力促進兩岸關係,他率先提倡「兩岸一家親」。這是不不亢不卑的說法,是有助解決問題的引言。

宋楚瑜力倡由兩岸人民和睦開始,促進兩岸互蒙其益。但他對台灣人民的尊嚴,與民主的核心價值是絕對堅持。他為保障台商利益及為爭取在大陸的台灣留學生的權益奔波不懈,但他個人卻完全不沾絲毫私利。這一亮點,是值得眾人肯定。

宋楚瑜對中國近代歷史造詣甚深。他瞭解依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後,遺留給台灣人的歷史傷痕與感傷。光復後,二二八事件的悲劇,台灣人又再留下更深更痛的刀痕。應該是他熟諳歷史因果,我從未聴過他像其他國民黨的外省大老嚴辭譴責過「台獨思想」。他對大陸官員,也勸說應該体恤台灣人所以會有台獨思維的歷史因果,而不是一味文攻武嚇。

最近蔡英文興高采烈訪問日本山口縣時,我淡淡說,那是我們雲林人的「傷口縣」。他也能瞭解,我所說的是1896年日軍在雲林進行大屠殺,婦女幼兒也同遭殺戳。馬關條約是在日本山口縣簽約。屠殺事件當時的總督桂太郎,善後的總督乃木希典都是山口縣人。

宋楚瑜曾参贊蔣經國總統對大陸的逐步開放。他這幾年訪問大陸幾次,也與大陸領導人胡錦濤、習近平等見面晤談過。顯示他處理大陸事務的高度及深度均夠。

另二位候選人都同樣可促進兩岸關係。朱立倫和宋楚瑜立場和方向都同。只是歷練與果敢,宋先生顯然略高一籌。

至於蔡英文的立場和方向,似尚未明確,可能為了避免與對岸衝突。

最近美國智庫的葛萊儀(B.Glaser)在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期刋發表論述。若蔡英文執政,恐引起台海危機。指出「蔡英文雖提出了“維持台海現狀”及“兩岸求同存異”等說法,但並未因此消除北京當局對她的疑慮。如果蔡英文當選北京可能會採取強烈反應,例如對台灣實施懲罰性經濟措施、終止兩岸交流合作機制、挖走台灣邦交國,甚至動輒使用軍事或武力脅迫」。此文值得参考,因為是基於美方對台灣的善意。

針對此文, 蔡英文僅回應「如果明年能有幸當選,將致力於台海穩定和平與台海維持穩定發展的責任」。這說法應該是真誠的。

但問題的癥結是蔡英文的台獨信念已難動搖,她又是「兩國論」創始者。她政壇崛起受惠於台灣獨立聯盟的全力支持。該聯盟也早已公開聲明支持蔡英文當總統。闡明支持的理由也很明確:「身為台灣總統,堅持維護台灣國家主權是最基本的條件。民進黨同志長期以來為確保台灣國家主權奮鬥,其基本信念不容置疑。在這方面,蔡英文從1999年研議的『兩國論』迄今,始終堅守『兩國論』,並積極捍衛台灣主權。無論在理論的建構上或是政策的實踐上,都有足堪信任的實證」。

當然蔡英文也許有妙策穩定台海,但畢竟這是涉兩方面的事,常會陷於二難之局。若堅定實踐「台獨」與「兩國論」的信念,台海就難免生波濤;若動搖信念或只存心中而不實踐,恐又引發內部支持者的不滿反彈。職故,蔡英文在穩定及促進兩岸關係的着力點及力道、恐已遠不及宋楚瑜。

誰能振興台灣的經濟 ?

台灣自2000年至今長達16年,分別由民進黨的陳水扁與國民黨的馬 英九執政,在此期間台灣的經濟由四條龍之首直落到四龍之尾。當年殿後的韓國現在開始在台灣招募廉價台勞,且要求必須是大學畢業生。台灣2015年GDP節節下修。8月14日主計處公告由3.26%降為1.56%, 8月22日花旗銀行 由2.3%降至2.0%, 9月22日亞洲開發銀行 由3.7%降至1.6%。這些數據人民荷包大縮水。實慘不忍睹。

蔡英文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就當行政院副院長,早就是陳水扁團隊要員。她提出的經濟政策仍是李登輝時代「南進取代西進」的政策,但當年聽話的南進企業,早已血本耗盡鍛羽而歸。何况,現在南進,已有中國企業的競爭倍加艱難。

朱立倫的經濟政策,身為國民黨主席大致仍會遵循國民黨馬英九路線,台灣經濟恐仍難阻揭繼續節節衰退。

宋楚瑜的經濟政策是很清楚明白,就是發展經濟,照顧民生。台灣長期累積了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南北差距等問題,嚴重影響社會和諧進步,使許多人活得沒有尊嚴。尤其原台灣省的千萬餘省民是處於差距的低落一邊,對當年當省長的他,情又何以堪! 這是他當了總統後,必須全力撫平此等不公不正的人為落差。

最近中國經濟轉遲緩,使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台灣也受波及。宋楚瑜主張,台灣要操作「政治槓桿」維護台商利益。另一方面,「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簍子」,台灣必須積極拓展國際多元貿易。宋楚瑜強調,經濟部應為企業往外推展貿易、開拓國際市場;外交部則應調整任務,捨棄過去以 加入聯合國、拓展邦交國為第一要務,改為類似「國際貿易推廣部」,協助企業搜集商情、打開國際通路。且政府應設一平台整合所有涉外單位資訊,以利整體貿易工作。宋楚瑜正如較高齡入主白宮的雷根,他不耐煩空談理論的經濟,他要的是行動經濟、成果經濟。雷根的積極做為復蘇了低迷的美國經濟,宋楚瑜也必能復蘇台灣經濟,再爭亞洲龍首。

經濟政策,大致而言,民進黨的蔡英文將遵循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國民黨的朱立倫將遵循國民黨的馬英九路線。當然蔡英文是亷能的, 絕對不會有陳水扁的現象;朱立倫的行政能力也超越馬英九。但二者仍難有大突破,由他們提出的政見已顯現,這是政黨政治的宿命。宋楚瑜和親民黨都未曾執政,仍是海闊天寬。宋楚瑜所提出的經濟政策,是創新且具体可行。

若逢天災地變 誰是臨危不亂的首長?

由於台灣特殊地理環境,過去屢遭災禍,未來也將面臨頻乃的天災地變。因而,特別需要慎重選出能臨危不亂的政治領袖。過去陳水扁、馬英九的執政都證實了,他們缺乏適當處理突發災禍的最基本應變能力。

就在今年9月17日,跨國保險組織勞合社與劍橋大學風險研究中心發布一項調查「2015-2025勞合社城市危險度指數」,針對全球主要城市今後10年內因事故及自然災害導致的預計經濟損失的計算結果。排名全球第1的就是我們的台北,北市今後10年內因事故和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規模預計為1812億美元。地震頻繁的東京以1532.8億美元排名第2,首爾為1035億美元排名第3。馬尼拉和紐約分別排名第4、5名。這是一項相當嚴謹的學術研析,值得引為警惕並未雨綢繆。

台灣最近發生的大小災變,高雄市的地下氣爆,新北市的八仙霧爆,台北市的二次風災,都再度證實了我們缺少預防及處理災變的政治领袖。

蔡英文生長富裕好家庭,當然備受呵護。她在行政院執政,但處理災變急難顯非她的選項。

朱立倫在處理八仙霧爆,似皆由副市長代勞。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行政分責。

宋楚瑜,在他省長從政期間,所表現處理變的超強能力與真誠用心是有目共睹。套用民進黨蔡英文的競選文宣,他不必用泥巴塗抹,他早就與民眾連心連手從災難的泥巴裡走過挺過。不管喜歡與否,宋省長確實是台灣人民所需要的,在面臨泥沼深坑,肯果敢為老百姓撩落去的政治領袖。

宋楚瑜是否太老了?

大致而言,對宋省長的做事魄力與能力都是肯定的。他的學歷美國名校的政治學碩士、國際關係學碩士、及政治學博士都足以造就一位卓越的政治領袖。但有人會質疑:宋楚瑜是否太老了?

我的答覆是:「我不覺得我老了。我剛從哈尔濱醫科大學回來。每天清晨6點開始做人工心臟的研究工作。一天工作九小時,氣候是零下2O度」。楚瑜和我生日同一天,我整整多他三歲。我不老, 他當然還是壯年。

今年宋楚瑜73歲參選。 1984年美國的雷根也以73歲競選連任。這三十年來, 人的平均壽命約延長9年, 因而現在的73歲約只是雷根年代的64歲。

在當年美國大選辯論,雷根被質問73歲當總統是否太老?

雷根笑答: 「我不會以年齡做為此次選舉的議題。我不會為政治目的, 掀揭我的對手年輕缺乏經驗」。 ( I will not make age an issue of this campaign. I am not going to exploit, for political purposes, my pponent's youth and inexperience)

後來,他又解釋,當他瞭解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所說:「我們判斷一位總統絕不應以他的年紀 ,而應只以他的做事」。 他就放心了。

雷根明白「年齡增長而累積的智慧有助為政」; 但反批對手「年輕缺乏經驗」,也有失公平。他認同傑佛遜的說法是公允的。台灣的大選也應如是, 因為歧視年齡、性別是絕對不當。

於1980,共和黨雷根挑戰在任的民主黨卡特,蓋洛普的民調是39對47,雷根遠遠落後。那時期認定自己是民主黨的美國人約達43%,共和黨只有24%。因此,雷根幾無勝算,但雷根力排謀士獻策,而自己決定以「leadership領導能力」為競選主軸。卡特是好人, 人格毫無瑕疵,但與雷根較量, 就顯出缺乏雄才大略的領導能力。

美國在雷根執政下,國內經濟復蘇了。國際上, 隔離親人的柏林圍牆,未動干戈就在歡欣的眼淚中, 永遠消逝了。當年美國多數選民決定以「領導能力」重於一切,而超越黨派將票投給雷根。歷史證明美國選民選美國國「需要的人」。這一決擇是正確的。

雷根是雄才大畧的大政治家,同時,又是很平易近人的長者。他說過的笑話我都牢牢記著,在我消沉的時刻,用以鼓舞自己。家母辭世時,他電話給我慰問,我說總統先生是可否發個短函? 我解釋我要登在台灣的報紙。隔天我就接到白宮的總統函。宋楚瑜和雷根有相似處,都是雄才大略,但又對一般小市民很親切。

宋省長對原住民的長期照顧,就是出諸於他內心的真誠親民。在2000年,宋楚瑜大選落選了,一位花蓮的助選義工洪強森先生自殺。我們到花蓮秀林鄉哀悼。他自殺是因為他絕對不相信宋先生會落選。我在他靈前停留很久。我忍淚喃喃「我們沒有落選,是那群作票的人害我們的。有天宋先生當選了,我定到秀林鄉告訴您」。

最後,誠懇籲請選台灣當前「需要的人」,給宋楚瑜一次機會,給台灣一次機會。

漫天霧霾,台灣現在需要什麼總統?─不是喜歡、請選台灣需要的人當總統

▲漫天霧霾,台灣現在需要什麼總統?─不是喜歡、請選台灣需要的人當總統

林肯

▲林肯

邱吉爾

▲邱吉爾

方濟各

▲方濟各

默克爾

▲默克爾

魯拉

▲魯拉

宋楚瑜

▲宋楚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