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關學與二曲禮儀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網路投稿 時間:2019-12-03 人氣:

關學與二曲禮儀

(全民專欄/李亞琦)關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影響深遠,教化民眾,凝聚民心,傳承發展。

何謂「關學」?關學,就其字義講,指關中學術。它最初專指北宋時,關中學者張載在關中廣招弟子,傳授的學術。因張載家居關中,故稱為關學,以區別於其他學派。廣義上講,準確地稱為「關中理學」。

「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原始儒學在西漢,經過董仲舒等經學家的改造,並受到歷代統治者提倡後,成為華夏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到隋唐時,科舉制度取仕,把儒家經典定為科舉考試的主要科目,將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變成一種國家制度。漢唐是中國古代的盛世,儒學在此時期也達到鼎盛,並遠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魏晉以後、至宋,佛道二教的興起,理論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吸引了從仕宦名流到庶民百姓眾多的信徒。居於正統地位的儒學,只靠著應試選拔官吏依據的這一項,是佛道二教不能取代的。士子皓首窮經求功名,況「讀書的千家萬家,當官的一家半家」,科舉取仕的獨木橋,使大多學子心灰意冷。更何況,大多勞苦大眾子弟更是上不起學的。儒學面臨著嚴峻地挑戰,理論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儒學煩瑣的注疏訓詁,而缺少佛道二教那樣對「人心、人性」的關注,尤其缺少超越現實的「精神寄託、終極關懷」。

儒學的忠誠衛士,面對嚴峻地形勢,積極地進行理論研發。唐時,韓愈(西元768——824年),南陽人,字退之,唐貞元8年進士,任監察禦史。應對佛道的挑戰,提出了儒家的「道統」觀。道在先秦時期,就是「天人」總法則、總規律的代稱,有著極高的地位。「道」的含義為「仁義」。韓愈所謂之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這種「道統論」來自孟子,但孟子的「道統論」沒有這麼完整。韓愈寫〈諫迎佛骨表〉,觸怒了唐憲宗,被貶到潮州。韓愈的「道統論」對宋代理學的產生,有著重大的影響。

理學的產生:「理學」是宋時乃至明代形成的儒家哲學思想。是一種時代思潮,是新儒學的統稱。也稱「性理學」、「道學」。理學與以往的儒學不同之處在於:漢儒治經,側重訓詁制度;宋儒則附會經典義理而說「天人性命之理」,故曰「理學」。也就是自北宋周敦頤、張載、二程(程灝、程頤)至南宋朱熹最後完成的以儒學精神為本、相容佛道思想某些內容的一種思想體系。探索有關「人生、社會、自然」及相互關係等一系列形而上的問題,尤其是對「人心和人性進行了空前深入的發掘,擴展了儒學發展的新天地。」

理學的產生過程中,必須介紹幾個主要人物:

王安石:(西元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臨江人。他在宋神宗年間作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的「新學」,讓北宋學風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王安石的「新學」突破了舊儒學的章句訓詁,運用理性對舊儒學進行新的詮釋,即所謂「義理」之學。

張載,字子厚,祖籍大樑(河南開封),生於西元1020年,卒於西元1077年。祖父張複,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等職,後贈司空。父張迪,宋仁宗時,任殿中丞,知涪州,卒于任上。時諸子皆幼,難歸故里。遂僑居陝西風翔眉縣橫渠鎮。宋仁宗嘉祐二年進士。熙甯初為崇文院校書。不久退居南山下,教授諸生,學者稱其為「橫渠先生」。

在理學中,張載與周(敦頤)、程(顥、頤)、朱(熹)並稱。但他和二程是有所不同的。張載的唯物論思想被後來明清學者發揮了,特別是清初的王夫之發揮了他的思想。張載反對以「理」為萬物的本源,提出「氣本論」,即「虛空即氣」,主張「氣」為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也就是說,「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凝聚時,就生成萬物,通過「光、色」顯現出形體,使人能看到;散則成為虛空,無光無色,看不見。承認物質先於精神而存在,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氣本論」、「重禮教」、「躬行禮教為本」、注重「禮樂兵農」、「重實踐」是其特點。他注重禮儀,學者有問,多告以「知禮成性變化氣質之道,學如聖人而後已」。張載的「為學四句教」十分有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道出了「為學」的目的。

周敦頤:(西元1017——1073年)。宋湖南道州人,字茂叔。居廬山,築室名「濂溪書堂」。濂溪為其生地,其學派稱為「濂學」。著《太極圖說》及《通書》四十篇。採用道家學說,乙太極為理,陰陽五行為氣,對宋明理學影響甚大。程顥、程頤都是他的弟子。是程朱理學的先驅者。他的思想來源:一方面來自韓愈;另一方面來自佛學和道教思想。

程頤:(西元1033——1107年)。北宋洛陽人,與兄顥受學於周敦頤,並稱「二程」。出入老釋,返求於「六經」。同為北宋理學創立者。其學為「天即理」。「天理」是超乎萬事萬物之上的「自然的道理」,以窮理為本。為達到「天地萬物與我渾然一體」的精神境界,將聖賢之道轉化為仙佛那樣的「終極關懷」。

邵雍:(西元1011年——西元1077年)。宋共城人,字堯夫。元祐中賜諡「康節」。好易理,乙太極為宇宙本體,有象數之學。居洛陽三十年,名所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與二程同時,程顥歎其有「內聖外王」(指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之學,用「先天圖」(先天「伏羲八卦」的方位序列是逆時的: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到順時的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具有樸素時辯證思想。如圖)說:「先天學,心法也。圖皆從中起,萬化萬事皆生於心也。」「心為太極」強調心的作用,認為心可以創造一切。這是宋代理學的一個基本觀點。他的思想對南宋的陸九淵、明代的王陽明的「心學」一派影響較大。

從以上北宋學者的新論看出,他們相容佛道「天人性命」(子思曰:「至誠通天」,達到「天人合一」境界。)之理,從各具特色的學術形態,對儒學進行了創造性的詮釋,提出了以「理」為最高原則的理論,創立了「理學」。這是北宋以後出現的儒學思潮,故又有「新儒學」之稱。

理學發展到南宋,分為不同的兩家學派:朱熹與陸九淵兩派。

先說朱熹:(西元1130——1200年)。號晦庵。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世稱「閩學」。南宋徽州(安徽)婺源人。紹興18年進士。他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很大。熹為程頤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闡發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大學》、《中庸》的哲學思想,繼承和發展二程「理氣關係」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後世並稱程朱。自元以來,歷代王朝科舉,均採用熹《四書集注》。朱熹整理文獻,注釋古籍,疑古文《尚書》為偽,不信《詩序》,多作新解。著作有《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周易本義》、《楚辭集注》、《通鑒綱目》,及後人編輯的《朱文公集》、《朱事語類》等。朱熹把「理」說成是形而上的永恆的宇宙本體,是產生世界萬物的本源。他肯定客體精神的「理」是第一性的。認為未有天地之前,就有「理」存在,天地是從「理」產生的,天地是理的外化。他說:「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氣,然後有形。」這是講「精神和物質」的關係,他把「理」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朱熹還把「理」直接和道德綱常相聯繫,強調「倫理綱常秩序」,認為人人遵守倫理(事物的條理。安排部署有秩序)綱常秩序,是理所當然。他強調「治國、平天下,與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只是一理。」即每個人都修養身性,家就齊一了,家家相安無事,國家大治,天下也就太平了。程朱理學對後世影響深遠,乃至日本、朝鮮。理學在朱熹發揮下,成為官方的正統哲學,統治元、明、清三代思想界達七八百年之久。

再看陸九淵:(西元1139——1193年)。南宋撫州(江西)金溪人,字高靜。乾道八年進士,任勅令所刪定官。官至知「荊門軍」。後還鄉居貴溪之象山講學,學者稱「象山先生」。他把佛教禪宗和儒家思孟學派結合起來,構成了他的「心學」思想體系。曾與朱熹會講鵝湖,論多不合。故朱主張「窮理」,強調:要多讀書,多觀察外物,才能發明本心,達到對聖賢道德的知識和自覺。陸主張「明心」,強調:首先發明人的本心,然後讀書,知本就是知心。朱「重道學問」,陸「重尊德性」;朱「好注經」,陸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朱主張「理在氣先」,陸認為「心即是理」,只須切己自反,理即自然而明。自是理學分朱陸兩家。陸九淵學說,對明代王陽明(守仁)影響很大,王陽明發揮了他的學說。

理學在明代的發展,心學的集大成者、重要人物是王陽明:(西元1627——1705年)。名守仁,明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弘治十二年進士。王陽明是一位明中葉安定社稷、高功彪柄的封疆大吏。他的哲學思想是南宋陸九淵「心學」流派的繼續,故合稱為「陸王學派」,世稱姚江學派,以其曾築室故鄉陽明洞。學者稱陽明先生,也稱陽明學派。王陽明主張「以心為本體」,提出「致良知」的思想,提倡「良知良能」,「格物致知、自求於心」,「心之本體無所不該」,「意之所在便是物」。意思是說,「心」這個本體,是無所不包的。有我的感覺就有物,而物質就是我的意志,我的意志就是一切。他反對朱熹的「外心以求理」,提出「求理於吾心」的「知行合一」說,這是對孟子「良知」說的發揮。王陽明是孔子「為仁」方法的「踐行」者。孔子說:「我未見力不足者」,孔子強調,道德修養要依靠自覺的努力。而且重要的是從當日起就去做,今天行仁了,今天就得到了仁。孔子的這一種思想,一直影響著明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心學。仁德之道,關鍵在於「踐行」,一個若能終日行仁德之事,是不會感到力量不足的。陸王學派自言來自孟子,在實踐孟子的功夫上竟與憚學接近,可見共通處。這是宋明儒學佛老思想地闡發。

人們在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時,據此抨擊王學末流,並追究王陽明。

綜上所述,宋明「理學」即宋明新儒學,通俗化稱之為「宋明哲學」。這是受「歷史客觀條件和科學技術限制」而形成的對世界的認識論。因而,宋明理學形成為兩大學派:即「程朱」、「陸王」兩家。「程朱」主「性即理」的認識論,性即事物的本質屬性,主張「格物窮理」;「陸王」主「心即理」的認識論,提出:「致良知」、「體用兼備」、「知行合一」的學說。

這裡不難看出:儒家講究成「聖」,存心養性,正己修身;道家講究成仙,修心煉性,功德度世;佛家講究成佛,明心見性,去惡行善。儒道釋三家都是從心做起,「天人性命」之理,殊途同歸,萬法合宗,其實質,都是一種「道德理論」。

下面介紹李二曲及二曲理學:

李二曲:(1627——1705年)。明末盩厔蔡園堡人,名顒,字中孚,自號「二曲土室病夫」。少年刻苦自學,逢人問正字句,再輔以字典《海篇》,通覽經史百家,無師而成。與富平李因篤、眉縣李柏,號稱「關中三李」。清康熙二十八年,薦舉博學鴻詞,絕食拒不應命。以闡明「關學」為己任,主張調和朱(熹)、陸(九淵),各取所長,而偏向陸王心學。著有《四書反身錄》、《二曲集》。提出「明體適用」、「反身實踐」學術宗旨。世稱清初「海內三大儒」:與河北容城孫奇逢、浙江余堯黃宗羲齊名。李二曲的「實學與理學」相結合的道路,是清代關學與其他理學學派所不同的。明清之際,相應「關學的形態」也有較大轉折變化和發展,這一時期,李二曲是位關鍵人物。二曲學說,是對「程朱」、「陸王」理學兩派學說的揚棄兼取,獨立地提出自己的新說「明體適用」、「反身實踐」。

二曲理學,是自宋張載開創、尤其是明代呂涇野(呂楠:1479—1542,明高陵人)、馮從吾(1557—1627,明長安人)傳承關學以來,躬行「禮教學風」的持續和發展。錢賓四《覆陳固亭書》云:「關學,宿所崇敬,橫渠而後、端推二曲」。全祖望在《二曲先生窆石文》中稱李顒「上接關學六百年之統」。

李二曲堅持關學對「禮樂的重視」、「以禮為教」,強調「以禮作為君子行為的準則」,望其知禮,完成其「救正人心」,實現「足食知禮」的理想社會。李二曲南行「東林書院」講學,三年之後,主講於「關中書院」,時年47歲。關中書院是馮從吾先生講學的地方。李顒對馮從吾(少墟)十分崇敬,曾到長安縣拜謁從吾之墓,並彙集馮少墟著作為《少墟全集》。

李顒在關中書院積極闡揚學術,使自少墟後久已絕響的講學之風再次興起。二曲先生親自制訂《關中書院會約》,即學會學規。約束禮儀,整肅身心。下面節選的是《二曲集·關中書院會約》有關學規禮儀的一段記載:

每年四個仲月(即2、5、8、11月),舉行會講,開講當天上午:

一、擊鼓:3聲,各人穿戴好衣帽;

二、謁至聖先師像前,行「四拜禮」;

三、謁關中書院創始人馮從吾先生牌位前,行「四拜禮」;

四、向各憲(上司、憲章)行「三鞠躬禮」;

五、分東西二班,相對一揖,就坐,以年齡為序,不可以同班的,後退一席;

六、開講;

七、講畢,擊鼓三聲,謁至聖先師像前,禮成肅揖而退。

從以上會約學規禮儀,可看出二曲先生承襲了明代的「四拜禮」,即「請神、參神、飲福受胙、送神」幾個禮儀程式。

下面重點介紹《二曲禮儀》:

二曲禮儀,主要傳播於周至大地及關中地區的行為規範、文明禮節儀式。它包括城鄉百姓家的婚嫁、壽誕慶生、喪葬、週年、節慶等紅白喜事需要舉行的各種人生禮儀。其實質是繼承關學「重禮教」、「躬行禮教為本」的明代禮儀。2013年《二曲禮儀》被列入陝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代表性傳承人:劉知民先生。

二曲禮儀,源於清初「海內三大儒」之一的「關中大儒」李二曲。李二曲飽經明末清初亂世之苦,針對「邊臣不知忠義、而爭先奔走,妖賊不知正道、而大肆猖獗,中外貪肆成風、縉紳奔走竟成俗」,以及「無廉恥、無操為」、「趨炎附勢」、「道德淪喪」的社會時弊,反省傳統理學,抨擊「禮不下庶人」的「貴族化」、「專制化」傾向,宣導「明體適用」,提出「悔過自新」,堅持關學「以禮為教」,強調「以禮作為君子行為的準則」,望其知禮,完成其「救正人心」,實現「足食知禮」的理想社會。

二曲禮儀的實質是繼承儒家傳統禮儀,躬行關學「以禮教為本」。它是《周禮》、《儀禮》、《禮記》三禮與周至城鄉民眾紅白喜事活動相結合的產物,它是禮貌、禮節、禮儀的通稱,是城鄉廣大民眾紅白喜事活動中表孝意、表敬意、表莊穆、表隆重而舉行的禮節儀式。二曲先生看到當時社會上,能行得起禮、請得起禮賓、作為時尚排場的,大凡是有錢有勢的豪門大戶。他在「重在踐禮」的實踐活動中,創立了服務於普通民眾的「二曲禮儀」,使得禮儀「平民化、大眾化」,在周至大地得以普及。二曲禮儀,主要是通過師傳的形式,得以傳承發展,從《關中書院會約》及「襄城祭父招魂禮俗」中可見一斑。二曲先生撰導二曲禮儀,通過言傳身教,傳授給他的門生及縣邑名儒、學者、紳士,推廣傳播到城鄉廣大民眾的紅白喜事活動中。

二曲禮儀的基本特徵:

一是時代特徵:二曲禮儀,它產生於明末清初社會變革時期,他是二曲先生崇高氣節與「自修、自尊、自強」品質在禮儀上的反映。二曲禮儀傳承了「明代大祀四拜禮」:即啟始,迎神四拜;其次,飲福受胙四拜;最終送神四拜。二曲先生深惡痛絕當時社會「無廉恥、無操守」、「趨炎附勢」道德淪喪的時弊。認為「仁義禮智信」天生優良品質的本性喪失、乃至到了「違禽善不遠」的地步,這就須進行道德禮儀修養。強調把禮儀作為行為之準則,把行禮與做人統一起來,以達到「明道救世」。每當你行二曲禮儀時,你就會自然地進入到「悔過自新」、「躬行禮儀實踐」,嚴格要求自己的境地。

二是關學特徵:二曲禮儀,充分體現了關學學者的實踐活動主要在於禮儀領域,二曲先生制定的《關中書院會約》,即學會學規及開講時的「四拜」禮儀,可看出「重禮教修持」,「重實際、重實用、重禮法」等特色。他重視關學讓學生們按圖示學習《儀禮》中的典禮,登降俯仰一依典制。他在《襄城記異》中撰寫的〈祭文〉等禮文,與關學學者一樣,文風嚴謹,文體規範,思想精粹,評議質樸,帶有鮮明的關學特色。

三是會通特徵:二曲禮儀,如同他的學說一樣,「兼融並包、博採眾長」。在繼承傳統禮儀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新的思想因素,簡明扼要,通俗適用,為普通百姓所喜聞樂見。

四是高雅特徵:禮樂在明清時代,已發展到頂峰。二曲禮儀,則集中的表現出「高雅」的特徵。設置莊重的「香、爵、饌、文」四案,更顯得典雅。祭祀時,必須是畢恭畢敬、心神專注,表現出「祭如在」的肅穆氣氛,「奉之以物、道之以禮、安之以樂」。禮儀規範,升降行止,皆有禮路,舉止有度,秩序井然。古樂伴奏,最大特點是「抬腳響」,即主祭者腳一起步,樂器就得響起來,古風古調,文明高雅。

五是民間特徵:二曲禮儀,歷經300餘年來,其流傳主要在民間。鄉村百姓家的婚嫁、壽誕、喪葬、三週年、祭祀、廟會、節慶等活動,都要行禮,並與民間風俗習慣相融合,成為高雅質樸、莊重而適用、群眾歡迎的新時尚,促進了社會和諧、文明進步。

二曲禮儀,興於清初,盛於清康乾盛世,衰於「文革」,復興於改革開放新時期,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禮學家、禮賓大師的傳承,使得二曲禮儀得以繼承和發展,且紮根於城鄉普通民眾之中,有著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廣泛的文化空間。規範、高雅的二曲禮儀,不僅是周至的文化瑰寶,也是陝西的重要文化遺產,閃耀著中國傳統禮儀之亮點。在二曲禮儀傳承的300餘年裡,在周至乃至周邊區縣有著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以及突出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曲禮儀的興起,得益於清初周至知縣駱仲麟的重視和支持,他是一個禮賢下士、恭行禮教、重視文化、體察民情、清正廉明的好縣官。為了使「二曲禮儀」發揚光大,每年春,由他親自組織全縣知名禮賓及樂師,到縣城「文廟東學」會聚,由二曲先生排導,通過演示,統一禮路、統一樂曲,使周至地區的禮樂逐步趨於規範高雅。

二曲禮儀深深紮根於周至大地,世代相傳,主要用於城鄉民眾家的婚嫁、壽誕、喪葬、三週年、節慶、廟會等紅白喜事中。「過事」先一天晚,均須祭祀,且《祭禮》是一致的。而在具體的紅白喜事中,其禮路,則因事而異。

二曲禮儀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一、執禮者;二、受禮者;三、行禮者;四、祭品;五、禮文;六、儀注等。

一、執禮者(即禮賓、司儀),是禮儀的主持、贊禮者。唱贊儀式、叫人行禮。禮賓由二、四、八人組成。分別稱:啟贊、通贊、引贊、啞贊;

二、受禮者(接受禮儀的對象或偶像、牌位);

三、行禮者(主祭者):是參拜受禮者的主角,行使鞠躬跪拜禮;

四、祭品(獻的物品):祭品要新鮮、要豐盛,且為祭祀神明的專品。用於祭祀的犧牲與物品都有雅稱,不得直呼其名。

五、禮文(祝文、祭文):是拜祀神明時所用的文體,即祭時以言告神、祈福致禱、祈禱雨晴、驅逐邪魅、干求福降、哀悼死亡之辭。體裁有散文、韻文、駢文等,韻文中以四言為正體,感情色彩濃厚。

六、儀注(儀式、程式):主要介紹二曲禮儀的《祭禮》。祭禮,是一堂正禮、大禮。無論婚嫁、壽誕、喪葬、節慶等活動,是日之先夕,均要行莊重、典雅、正規的《祭禮》。其基本儀注為:

(一)陳設:凡祭,須先陳設。在神龕前,設供桌、置蠟台、擺香爐等。且穩案、淨幾、盥洗、燃燭、焚香。

(二)請主:打掃廟堂、陳設就緒之畢,請進尊神,即請出受禮者(或龕、牌位、偶像),安座。

(三)降神:行祼禮,進爵灌地,即以酒灑地,降神受饗。

(四)省神:看望、問候神主。行大祀「四拜禮」。

(五)致獻:奉獻應獻的祭品等。恭讀《祭文》。

(六)侑饗:以樂勸食。作樂侑享。

(七)參神:大禮參拜。行大祀「四拜禮」。撤饌、飲福受胙。獻茶……

(八)焚化:焚燒紙錢、金帛等。

(九)酹酒:將酒奠灑於地。

(十)辭神:祭禮結束,辭別之大禮。行大祀「四拜禮」。

祭禮須莊恭。站立要恭謹、垂首彎腰。祭前要齋沐,祭時須虔誠,心神專注,長幼畢集,親疏秩然,隆重莊嚴,登降俯仰、一依典制,表現出「祭如在」的肅穆氣氛。要「奉之以物,道之以禮,安之以樂」。舉止有度,中規中矩。升降行止,皆有禮路,秩序井然。管籥和鳴,古風古調,文明典雅。

中國世譽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關中是「文明之源,禮樂之根」,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礎。關學、二曲理學傳承了禮樂文明。關學並沒有斷代, 而是深深地紮根於民間人民大眾之中,傳承發展。

時代呼喚「禮樂文明」,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關學精神、二曲禮儀」,根治社會時弊,增強「化異化腐的神奇同化」能力,讓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之林的不敗之地,更加繁榮昌盛!

作者簡介─李亞琦:副研究館員,陝西省周至縣文化館副館長,周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書畫創作,群眾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標籤:全民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