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97》讀陳芳明著《革命與詩》有感(三)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7-23 人氣:

《溫州街瑣記97》讀陳芳明著《革命與詩》有感(三)

(全民專欄/陳天授)陳芳明在《革命與詩》書中提到,他在《美麗島週報》使用了三十餘個筆名。而且,為積極回應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所謂「後美麗島時期」黨外新世代批判國民黨和政府的言論力道,他區隔了自己不同的發言方式,決定使用三個筆名。

這三個筆名,首先是使用施敏輝,專注於政論的書寫。其次是使用宋冬陽,集中在文學評論與歷史論述。最後是使用陳嘉農,集中於詩與散文的營造。

這個時期陳芳明的自述:「好像整個生命終於進入了我的文藝復興時期,滿腔的悲憤與憤怒再也不能止息下來。……那樣的人格,再也不是我的舊友能夠認識。那種不尋常的文字演出,充分顯示了我已徹底背叛島上的黨國教育。」

我從陳芳明出版《謝雪紅評傳》、《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等諸多書裡的作者簡介,得悉陳芳明1947年出生於高雄,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這讓我有興趣再談到同是輔大歷史系畢業,和同是來自南台灣的蔡建仁。

我無從確知陳芳明與蔡建仁二人,他們當年1980年8月26日在洛杉磯參加《美麗島週報》編輯部成立之前,是否在美國就已經認識,或是在更早之前的念輔大歷史系時期,就以學長、學弟的關係存在了。

在這裡,我倒可以與蔡建仁做一點連結。我們二人是1970年同時進輔仁大學,他在歷史系,我在圖書館學系,平日上課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處,唯一比較特殊的機會,是我們一起辦《輔大新聞》,時間大約是在1973年。

回溯當年我們《輔大新聞》社的成員,社長蔡傳志(化學系)、總主筆周玉山(社會系)、總編輯蘇逢田(哲學系)、總經理葉景成(經濟系),採訪主任蔡建仁,我則忝任編輯之一。或許,因為當時校方認為我們刊物的言論過於偏激,導致被通知《輔大新聞》要重新改組。

1999年1月8日周玉山(筆名茶陵,曾任考試委員)在《聯合報》發表一篇〈夢迴輔仁〉寫得比較詳細。文中自述提到:「在校期間,我擔任《輔大新聞》總主筆,經常撰寫社論,大膽建言。時值七十年代初期,國家多難,學子沸騰,我對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中日斷交等事件多所著墨,自不免批評當道。于〔斌〕校長因此接見,多所慰勉,而無一句干涉,令我懷念至今。」

上述周玉山的這段話,或許可以將當時我們一起辦《輔大新聞》的同學,基於愛國心切,其所發表的言論都勇於近似「革新保台」的建議。這種言論在當時還是處於戒嚴時期的台灣,所謂「黨國教育」的環境之下,是不被受鼓勵或歡迎的。

我們這些成員在《輔大新聞》解散之後,也就很少有機會再相聚一起了。我獲悉蔡建仁的消息要一直到40年後的《立報》,其所登出〈左翼視野:蔡建仁退休的左翼聯想〉的報導,我才清楚他去了美國,解嚴後從美國返台,任教於世新大學,並投入社會運動。在文化戰線上,他以趙萬來等筆名撰寫評論文章,更從左翼批判的角度對時政進行評論。

我們於1970年代同是來自嘉南平原,成為輔仁大學的同學開始迄今,時間經過了半個世紀之久,大家各自擁有不同的成長過程,和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觀。所幸台灣已經進入一個民主化的社會,大家都可以相互尊重和容忍各自有不同意識形態的思想,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