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閱讀陳奇祿筆記25】周伯乃談紀剛的《滾滾遼河》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2-10-11 人氣:

【閱讀陳奇祿筆記25】周伯乃談紀剛的《滾滾遼河》

(全民專欄/陳天授)曾服務於《中央日報》和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周伯乃先生,他提起了紀剛《滾滾遼河》的小說內容,和這本書出版的暢銷經過,以及其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周伯乃先生談到:

紀剛(本名趙嶽山、又名趙岳山),1920年10月4日出生於遼寧遼陽,2017年3月7日逝世於美國。畢業於滿洲帝國統治的「盛京醫科大學」(現改為遼寧醫學院)。1931年9月18日,中國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與日本關東軍,因南滿鐵路事故,日本軍隊借故發動侵佔我東北,熱血沸騰的趙岳山投入抗日戰爭的地下(情報)工作。

1949年隨軍來台,任國軍台南第四總醫院小兒科主任。退役後自己開業小兒科醫院(應該説是診所),找他看病人特別多,但很多家長不知道趙醫師就是《滾滾遼河》的作者。大家只是在候診時間談論《滾滾遼河》的動人故事!

《滾滾遼河》原稿,是民國五十八年八月間送到「中央日報」副刊主編孫如陵先生手上,孫先生即與副刊編輯部的同事,名小說家趙滋蕃先生共同細讀、審閱。八月十二日在「中副」開始連載。後來,由林海音女士創辦的「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非常暢銷,我手上所有的《滾滾遼河》,已經是第十八版(如照片1)。再版時間是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九月,而第一版是中華民國五十年五月(如照片2)。不到八年就再版了十八版(67年9月18日)!可見大家都喜歡這本具有歷史性的小說!

紀剛先生窮其半生的精力,完成這部三十多萬言的鉅著,榮獲《中山文藝奬》;且改編成劇本演出,永留世間!這是一部國家、民族遭到危亡之秋,熱血青年參與地下(情報)工作的小說。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小說主題。「我們那些人、那種種鐵的生活、火的情感、血的工作,不是為人當茶餘飯後談助做的。但,為了說明我與宛如、詩彥等人相識的經過,為了不負羅雷最後的付託,我又不能不把「覺覺團」的故事,從頭細說」。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在東北爆發侵略中國事件,我們稱為「九一八」事件。兩岸開放後,我特地去看了巨大的列石纪念碑!

紀剛先生特別說明:「地下工作是鐡一般的冷酷的生活,做的是鮮血淋頭的工作。」在小說中我們所看到的是一群熱血青年在拚着生命危險,為國家、為民族,所付出的青春歲月的血涙歷史。他們的地下工作組識,是要求「共信、互信、自信」;在同志之間是「生死與共、肝膽相照的關係。」這些熱血青年,有學生、有教師、有護士、有醫生都是憑自己的良知和愛國家、愛民族精神,投入地下工作,不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地下(情報)工作人員!

紀剛先生這部小說鉅著《滾滾遼河》是以男女青年的愛情為主柱,以一群熱血青年醫生、護士為小說中的人物主角,構成一部地下工作群的愛國的真實歷史小說!但又具有極高藝術的文學作品,絕不是一般偵探式的故事!原稿六大本,於1994年3月14日前後,紀剛先生親自交給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珍藏。

誠如他自己說的:「生命寫史血寫詩」的作品,又說:「革命誤我我誤卿」的纏綿細膩的愛情故事!我常常覺得男女之間的愛情是「生命交感的愛情,讓今生今世永遠不會忘記的愛情!」紀剛的小說裏就有一段道白說:「我們都是青年人,我們都有渴望愛與自由的天性,野馬正是愛自由的象徵,苦行僧却代表追求自由與愛的意志。」

從1934年「滿洲國」立溥儀為帝 ,日本天皇稱其為「兒皇帝」,歷十三年之久。那時期,情報工作是非常難做,而紀剛及一群愛國青年,冒着生命的危險,在那日寇、滿洲帝國中「為國家民族作最危險的敵後鬥爭」是危險而艱辛的工作,他們就是憑着自己滿腔的熱血;和中華民族的四萬萬同胞給他們支柱!他們一致認為東北不能失;中國不能亡!這是他們地下工作人員執著的毅力與信心。

紀剛在《滾滾遼河》鉅著中,對小說本身來是非常成功的,如對小說人物的性格、特質,人員組成,在那個時代就是如此。小説中説:「我們的秘密機關,有家庭、有商店、有書局、有出版社、律師事務所、小工廠,也有別的場所和行業。」紀剛先生在小說中的獨白、對話、描述、敍事都非常細緻入微,充滿著真誠信賴,相信小說中主角就是紀剛。具有濃厚的自傳性風格,以東地區作背景,在「滿洲帝國」、日本人,中國的抗日知識份子為骨幹,創作出不朽的歷史愛情小說!有說理、有獨白、有敘述、有描述、有對白;更重要的是故事中隱含着抗日的愛國、愛民族的偉大精神!

誠如小說的,我們這一群組織是:「道義團結,科學服務,堅忍奮鬥,壯烈犧牲」為信念的一群!因為主幹成員都是醫生、護士和相關人員的結合!只是透過孟宛如和紀剛的悽美愛情故事的情節,呈現出動人的旋律,譲讀者感受到小説的真實、誠摯!小說中説:「我們都是青年人,我們都有渴望愛情與自由的天性。」

小說中說:「那是一個偉大而悲慘的時代!那是一個用生命寫歷史、用血淚寫詩的時代!」這一群熱血青年醫生和護士,以及其他行業的青年的工作;是一種偉大而悲慘的工作,是用生命和血淚堆砌的工作;是真的存在在我們記憶中的工作,死亡對她們來說是絕對不悔的工作,願他們的英靈長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亡!

紀剛的《滾滾遼河》寫到第26章,也就是對日抗戰勝利了,這一群地下工作人員;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任務完成了,小說中說:「我們地下工作的目的是打倒日本,收復東北。」他們的工作並沒有完,只是從地下浮上明朗而積極參與,小說中說出:「過去做地下工作都是大家自動自發,今天公開工作,我們更不能勉強要求,我們要應該對自己的心願有個了結,對工作有個善後,對死難的同志有個交代!」

他們這一群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肩負起抗日勝利後復原工作。「仍本着地下工作時期精神,日以繼夜地工作,緊張嚴肅地工作!」在混亂的局勢中,在工作的壓迫和情感的煎熬中,走向基層;走向群眾,負擔起革命的大任,要使各縣市乃至各鄉鎮的同胞,「人人都能接觸到國民革命的洗禮,人人都能聽到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的福音!」

這群赤膽忠肝地下工作人員,已經在勝利的號角響起之後,進行更新更為複雜的工作;因為他們所看到的是,在高大的建築物的空壁上,忽然都立起了列寧、史達林、莫洛托夫的巨幅油畫像;到處飄着黃色鐮刀和斧頭的紅布,一片紅海。人們若不在手臂上紮一條紅布條,就不可能有街上走路。「俄軍的姦淫、擄掠、破壞、燒殺也立即開始了,處處有槍聲有死亡,處處有流血有哭泣……」

他們感覺到第二個「九一八」事件即將發生。敵偽倒開,會社工廠解體。飢餓、失業、搶劫,多年受剝削、壓迫的報復心理;加上俄軍有計劃的引誘,亂民的爆發,造成了社會秩序混亂的危機局面!這群熱血青年再度奮起,到處開辦三民主義訓練班、出版「先鋒月刊」,發揚中華文化的光輝!小說中說:「現實是不能用眼淚解決的,我們必須再創造希望,振作精神。」

他們重新肩負起「反共抗俄」的重擔,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也特派熊式輝將軍;赴東北吉林省長春市統一指揮,但問題出在這群地下工作青年與中央的看法不同!而嚴重的是中央政府要他們停止活動,使他們感到徬徨、苦悶!致使甫顯黎明的長春,忽又轉入黑暗……小說中,紀剛特別指出行營的錯誤觀念和措施,致使東北流入蘇俄與共黨手中。不久,東北全面淪陷!

紀剛在《滾滾遼河》明確地道出民國三十五年三月間,共產黨在蘇俄的恊助下「公然割據叛亂奪國行動。」不久,遼北省會四平失陷,四月一日共軍拉開進攻長春序幕。接着是哈爾濱、齊齊哈爾……國軍全面敗退,兵敗如山倒。小說中同時也指出,當年「雅爾達會議」美、英、俄就有秘密恊定出賣中國的權益,五月三日國軍全部撤離東北九省。

閱讀紀剛《滾滾遼河》,其大作與王藍寫《藍與黑》,徐鍾珮寫《餘音》,和潘人木寫《漣漪表妹》的同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紀剛《滾滾遼河》描述的對日抗戰,讓我聯想起出生於日本殖民台灣時期的鍾理和先生。

鍾先生的先祖,是早年就從廣東梅縣移民到高雄美濃地區墾殖的耕讀世家。1938年6月,他勇闖東北「滿洲國」境內瀋陽的謀職工作,和旅居北平期間的從事筆耕生活。

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隔年,鍾理和帶著他的全家人回到了台灣。1950-60年代的鍾理和仍然從事他的文學創作,但是在當時以反共文學為主流的環境下,他以描述鄉土的作品並未受到青睞。所幸後來在林海音主編《聯合報》副刊的階段,他的多篇作品始獲得刊登機會和受到普遍重視。鍾理和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有《原鄉人》、《貧賤夫妻》等;尤其長篇小說《笠山農場》,榮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主辦的小說文藝獎金。(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