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續談75〕閱讀錢賓四筆記(四)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11-23 人氣:

〔安齋續談75〕閱讀錢賓四筆記(四)

(全民專欄/陳天授) 1990年8月30日,錢賓四在台北過世,余英時於9月2日撰寫〈一生為故國招魂—敬悼錢賓四師〉一文,連續登載於6日、7日兩天的《聯合報》(如附照片1、2)。

余英時說他所以敢匆促間嘗試寫這篇文字,是由於他具有兩個基本條件:第一,錢先生的學術著作他確實讀得很仔細,有些更反覆體味過許多次;第二,他曾有幸列於他的門牆,四十年來,不但聽過他的正式講授,也和他先後有過無數次的討論。他用一副輓聯「一生為故國招魂,當時搗麝成塵,未學齋中香不散。萬里曾家山入夢,此日騎鯨渡海,素書樓外月初寒。」來象徵錢先生的最終極而且也是最後的關懷。余英時強調錢先生的學術精神是多方面的,「為國招魂」僅僅是錢先生的一面。

余英時在這篇文字中指出:
錢先生自能獨立思考以來,便為一個最大的問題所困擾,即中國會不會亡國?他在新亞書院多次向我們同學講演,都提到梁啟超「中國不亡論」一文給他以精神上極大的刺激。…這篇文字題目也不是用「中國不亡論」,而是「中國前途之希望與國民責任」,最初,刊在宣統二年(一九一O年)的《國風報》上。…當時梁啟超《讀陸放翁集》有「兵魂銷盡國魂空」的名句,…後來錢先生改用「中國歷史精神」這個觀念,意思還是一脈相通的。

余英時在文中也介紹「五四」以前學術思想史的發展,以為錢先生治史的動機與與方向找出一種比較可靠的歷史說明。即梁啟超、章炳麟、《國粹學報》派所提出的種種問題對錢先生實有支配性的影響。而凸顯了錢先生深信中國文化和歷史自有其獨特的精神,這一點無疑是承清末的學風而來。余英時文中指出:

錢先生對於知識的態度,與中外一切現代史學家比,都毫不遜色。「五四」時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懷疑、批判、分析之類,他無不一一具備。他自己便說道,他的疑古有時甚至還過於顧頡剛。但是他不承認懷疑本身即是最高價值。…許多人往往誤會他是徹底反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事實上,他對於所謂「科學精神」是虛懷承受的,不過不能接受「科學主義」罷了。…所以他為中國「招魂」是憑藉著他對中國文化的無比信念和他在中國史研究方面的真實貢獻。…錢先生為中國招魂當然沒有停止過。

余英時文末提到,錢先生無疑是帶著很深的失望離開這個世界的,然他並沒有絕望。他一聲為中國招魂雖然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但是無論是世界的思潮或中國的知識氣候都和「五四」時代大不相同了。錢先生所追求的從來不是中國舊魂原封不動地還陽,而是舊魂引生新魂。余英時還引錢先生的話:

古來大偉人,其身雖死,其骨雖朽,其魂氣當以散失於天壤之間,不再能搏聚凝結。然其生前之志氣德行、事業文章,依然在此世間發生莫大之作用。則其人雖死如未死,其魂雖散如未散,故亦謂之神。

余英時認為這段話完全可以用之於錢先生個人,但是也未嘗不能適用於中國這一集體。在這意義上,我們應該承擔起錢先生的未竟之業,繼續為中國招魂。(作者現任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榮譽教授)

標籤:全民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