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分期竄第一 內政部公布109年詐騙手法排行榜
(台灣TB新聞網)「假網拍」詐騙手法在107年及108年二度蟬聯第一,109年在全國防疫期間,詐騙手法也推陳出新,內政部統計109年詐騙案件發生情形,發現109年民眾最常遭受詐騙手法中,「解除分期付款」超越「假網拍」排名第一,假網拍及假投資名列第二及第三。
內政部表示,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都是從網路購物衍生出的詐騙手法,排名第一的「解除分期付款」,主要是因為部分網站資安防護措施不足,致歹徒入侵盜取民眾個資與交易資料,再竄改來電號碼,冒充客服及銀行人員謊稱該筆交易被誤設為連續扣款,要求民眾操作ATM「解除分期付款」,藉機詐財。
內政部特別提醒,民眾應牢記ATM或網路銀行並沒有解除扣款或取消訂單功能。接到電話時,千萬別因為對方說得出自己過往交易明細或來電顯示為金融機構號碼,就輕信對方身分,聽到「誤設為經銷商、批發商」、「誤設為付費會員」、「信用卡遭人盜刷重複下單」、「重複扣款」、「需配合操作ATM、網路銀行」等詐騙關鍵字就要提高警覺。
「假網拍」由去年排名第一降為第二,歹徒看準民眾想撿便宜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社團推出低於市價的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斷絕聯絡。民眾如有上網購物需求,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且商譽良好的正規網購平台,並使用平台提供的安全交易機制,不要與賣家私底下用通訊軟體交易,更不要在社群網站上跟來路不明的陌生網友購買高價商品。
「假投資」排名第三,是總財損量最高的詐騙手法,分析近期案例發現,假投資案件量大幅攀升,且常與「假交友」詐騙手法結合。詐騙集團常見以帥哥美女圖吸引被害人注意,再以噓寒問暖的溫情攻勢,慢慢慫恿被害人操作其不熟悉的投資領域,如外匯期貨、虛擬貨幣等,初期會讓被害人申請出金嚐嚐甜頭,等到被害人加碼投資後,便開始巧立名目拖延出金、要求被害人不斷匯出更多金錢的犯罪行為。
內政部強調,國人享受網路交易與手機帶來的便利之餘,應加強自身防詐意識,詐騙花招雖然推陳出新,但只要把握「calm(冷靜)、check(查證)、call(求助)3C原則」,就能保障交易安全。去年警方偵破件數創下近年新高,更和金融機構積極合作攔阻詐騙,有效減少被害案件發生,未來將持續跨部會整合,協助電商業者強化資安防護,阻絕個資外洩,也希望透過公布詐騙排行榜,讓國人對詐騙手法更有警覺,如果遇到疑似詐騙,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助,以保障財產安全。
- 綜合新聞-02-26- 生技中心扎根生醫 助攻新創擠身獨角獸
- 綜合新聞-02-26- 民航最高榮譽,「金翔獎」評比結果出爐
- 地方新聞-02-26- 助視障者安心過馬路 新竹縣首推智慧有聲號誌
- 企業報導-02-26- 不畏疫情續衝新南向放款 兆豐銀行金邊桑園支行
- 兩岸藝文-02-26- 國美館「2021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照
- 政治經濟-02-26- 產業大力節水 經濟部水利署感謝攜手共度水情難
- 頭版新聞-02-26- 高雄市長陳其邁:水情雖穩定但仍請市民節約用
- 全民專欄-02-25- 〔溫州街瑣記02〕蔣經國「吹台青」的本土化政策
- 企業報導-02-25- 「披薩叔叔」助弱勢 嘉市達美樂披薩獎學金邁入
- 產業新聞-02-25- 花蓮縣尋寶智慧站牌領取限量明信片最後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