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36》「世界閱讀日」談閱讀休養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4-27 人氣:

《溫州街瑣記36》「世界閱讀日」談閱讀休養

(全民專欄/陳天授)每年4月23日的這一天,是自1995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的「世界圖書和和版權日」。為甚麼會選擇定在這一天?相傳這是出自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一個小故事。

當地有位名字叫喬治(George)的屠龍勇士,他因奮不顧身的救出被擄的公主,公主則回贈書籍作為謝禮的美談,後來演變成這天是當地的「聖喬治日」,男性會致贈伴侶玫瑰,而女性則回贈以書籍。

4月23日的這一天,亦是廣受大家喜愛的西班牙文學之父塞萬提斯,和英國知名戲劇兼文學家莎士比亞的忌日,益加彰顯這天我們為什麼要稱「世界閱讀日」的意義了。

我注意了這天國內外為慶祝「世界閱讀日」,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國外包括:英國有一人一書、韓國與西班牙也都有發行「世界閱讀日」郵票,將推動閱讀和版權的訊息宣揚開去等活動,日本更將這一天明訂為「兒童閱讀日」。

國內則有特別引人注目和值得稱讚的活動,是苗栗縣長徐耀昌的前往苗栗縣立圖書館,向國小附設幼兒園學生介紹故事《糖蜂仔》。而為了鼓勵民眾養成閱讀習慣,徐耀昌也以身作則借閱5本書籍,隨後進入櫃檯擔任志工,服務前來借書的苗栗鄉親,並致贈玫瑰花或3合1充電線。

徐耀昌縣長這項配合「世界閱讀日」的倡導縣民養成閱讀嗜好,值得特別藉此給予讚揚。法國思想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在其《培根隨筆》的〈論讀書〉指出,讀書當是以教養為主,或可說是娛樂,同時也是休養。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 Nietzsche, 1844-1900),在其傳記《瞧!這個人》的書中自述:「像閱讀這種事,無論如何不能有錯誤的選擇,一個人須選擇對自己最好休養的書籍,在可能保持精神的獨特性範圍內,所能允許自己做的事。亦即有用事的限界,是愈來愈狹隘。對自己而言,閱讀就是個人的自我解脫,是個人在他人的學問或靈魂中的散步。」

我天生資質愚鈍,也沒有如英國約翰.彌勒(John Stuart Mill)自幼即擁有特殊學習環境的走向知識之路。我青少年的年紀,喜歡閱讀,是因為好奇,希望長知識;青壯年階段,喜歡閱讀,是因為環境,希望「為稻粱謀」。到了退休年紀;是因為身體,希望保持健康。

所以,遂養成喜歡「與書為伍」的習慣,對於閱讀也就特別有感,總認為「讀書最樂」,來滿足自己喜歡閱讀的一份「虛榮」。我深知閩南話有句:「強迫張飛讀春秋,至親也會變成仇。」的諺語。

至今,我更加信服尼采說:「對自己而言,閱讀就是個人的自我解脫,是個人在他人的學問或靈魂中的散步。」更何況在我自己已經進入了古稀的年紀以後,不論是尼采所指閱讀與他人之間的散步,或是我現在每天的真正散步,更是已經成為自己閱讀、思考與書寫的最好休養,我也審修出版了《生命筆記》、《生活筆記》等電子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