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95》讀陳芳明著《革命與詩》有感(一)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7-21 人氣:

《溫州街瑣記95》讀陳芳明著《革命與詩》有感(一)

(全民專欄/陳天授)我在1978年12月離開南部的教職,茲因當時蔣經國推動本土化政策的最後階段,我有幸在台南縣長楊寶發的極力引薦下,在我的青年時期得有機會進入政府體制內,追隨馬星野、沈岳等人的加入國家發展與建設的行列,前前後後的時間,直至2000年的我又重新回到校園,從事教書的工作。

我想深入的進一步來說,每個人對於自己所寄予生存的社會都可以有他的選擇,縱使當時台灣還處在威權統治的戒嚴環境。有些人會選擇在體制內推動各項改革工作;反之,有些人則處在政府的對立面,而寧願選擇在國家體制外的進行有關國家社會的各項改革工程。

近讀陳芳明先生大作《革命與詩》,對於陳教授那一段在海外從事政治運動的勇氣和精神表示敬佩,就誠如他在該書的〈自序〉所言:「縱身投入起伏不定的政治運動中,一方面要抵禦來自當權者的迫害,一方面又要忍受來自同樣陣營不同路線的挑戰。」

陳芳明教授所陳述的是主要從事於體制外政治運動者,他都可能必須面對的兩股不同勢力挑戰。同樣地,在體制內的從事於政治改革者,他亦都可能必須面對兩股不同勢力挑戰,其一是內部保守勢力的反彈和阻擋,以及外界反對勢力的批評和汙衊。

體制外政治運動的革命者與體制內政治運動的改革者,或許無法同時放在一個時空的環境去做比較,但是對於國家長遠的生存與發展,在目標上可以是一致的。在1980年代中華民國的處境,面對的正是國家體制內與國家體制外的一場競爭。

我在1978年底的選擇國民黨本土化的體制內工作,亦同樣是讓自己縱身投入起伏不定的政治改革中。我在陳著《革命與詩》書的第142-143頁,看到有一張跨頁照片的下註:「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六日於洛杉磯編輯部合照。成員右起:陳婉真,張維嘉(後排右一),陳芳明,許信良,孫慶餘,王耀南(後排二),蔡建仁(站立者)。

根據陳芳明書上的指出,當晚,《美麗島週報》所有的成員都到齊了,他才愕然發現不同意識形態存在於團隊之間,許信良是一個大開大闔的人,在成立團隊時,他有意組成一個聯合陣線,容許左、右派的思考者嘗試合作。因為每個人對於報紙的未來路線,都有各自想像。

《美麗島週報》發行到一九八O年十二月時,節奏已經穩定下來。縱然內部發生過意識形態的決裂,向來樂觀的許信良仍然堅持發行下去。當左派知識分子以及原來主編陳婉真都離去之後,主編工作就指定由陳芳明接任。他說那大概是涉入政治運動之後,他最為艱難而苦澀的階段。

陳芳明所指其《美麗島週報》中的左派知識分子,我無法確定指的是不是就是照片中的站立者蔡建仁。2013年8月1日《立報》有篇〈左翼視野:蔡建仁退休的左翼聯想〉報導:在台灣學術圈知名的左翼教師蔡建仁,1970年代中期他初抵美國參與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運動時,是所有的反對者中年紀最輕、也最具有戰鬥力的年輕人,因此大家叫他「小蔡」。

政治運動本是一場艱苦的長期奮鬥歷程,本來就是各路英雄好漢競逐的場域。俗話說:「進了廚房就不要怕熱」,體制內的路線之爭本已是家常便飯,何況走的是國家體制外的政治反動運動之路,讓《詩與革命》顯得更加悲壯與哀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