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筆談7〕戰爭與和平均衡的美麗境界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03-27 人氣:

〔安齋筆談7〕戰爭與和平均衡的美麗境界

(全民專欄/陳天授)早年在學生時代,曾經閱讀俄國作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記得當時心境的起伏並不似當今的感受來得如此強烈,或許是有感於當前國際政治經濟與兩岸關係情勢的變得這麼嚴峻,對於人類未來前途和自己生命的不確性而擔憂吧!

托爾斯泰這部費時十年寫成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講述的是有關於歐洲處在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 1769-1821)時期俄羅斯境內所發生的事。故事以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記敍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戰役、博羅金諾戰役、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戰爭情勢,描述了當時俄國受戰爭砲火後的社會悽慘景象。

托爾斯泰認為推動歷史演進的力量,並非單由少數幾位知名的歷史人物所決定,應是由庶民的每一人所組成。這個在歷史背後所推動的力量主要是建構在個人自由意識與必然理性下,因環境、時間與因果關係相互關連所產生的共同結果。

人與人、國與國之間,要選擇戰爭或選擇和平應是在對大多數人有利的情境下所做出來的決定。如何選擇對於雙方都有利的賽局?在這方面有關的研究,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許(John Nash, 1928-2015)所提出的「非合作均衡」或稱「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非常值得參考。納許的一生後來被拍製成一部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納許均衡」是指在包含兩個或以上參與者的非合作賽局中,假設每個參與者都知道其他參與者的均衡策略的情況下,沒有參與者可以透過改變自身策略使自身受益時的一個概念。「納許均衡」後來被運用在「囚犯的兩難」困境、國際貿易,和當年美國與蘇聯在武器競賽上都產生了具體的作用。

根據「納許均衡」理論的預測,即使同時採用弱勢策略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遊戲雙方還是會採取各自的優勢策略。(《美麗境界》如附照片,時報文化中譯紙本,2002,頁155。)。台海的兩岸關係絕不能玩一方所得來自另一方損失,強者全拿的「零和賽局」(zero-sum game)。

誠如另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陵(Thomas C. Schelling, 1921-2016),當他於2006年應邀來台訪問時候的演講中指出,兩岸關係不是「零和關係」。台灣不應該拘泥於是否繼續深化兩岸經貿關係的議題,應該是如何將自己視為全球化的一環,而不是只是扮演中國大陸旁邊的陰影。不過他相信台灣與大陸進一步的經濟整合,將有助於區域衝突機率的降低。

兩岸關係選擇的應是戰爭與和平在「納許均衡」理論中,強調雙方各退一步的採取次優策略,其所導致兩岸均衡的「美麗境界」結果。兩岸關係不是採取要強勢「急獨式」,與強勢「急統式」的「相互毀滅式」悲劇結局。

兩岸關係在「納許均衡」的強調雙方各退一步的採取次優策略,這是我對於兩岸人民「人道主義」的真心關懷,也是我深受中華文化「王道」思想的影響,這亦是對照彰顯我對於少數強國的崇尚「霸道」文化,其所主張「霸權主義」產生的深刻反感。

戰爭與和平均衡的「美麗境界」,這是我讀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和讀納許傳記《美麗境界》,在我書齋裡安坐閱讀的筆談奇想,但也是我對當前兩岸關係,朝向少一點戰爭的煙硝,而多一點和平氛圍發展的深切期盼。(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