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齋筆談78〕《拙耕園兩位女人的故事》楔子
(全民專欄/陳天授)2014年7月5日起到2017年3月7日止,我在臉書上發表了〔拙耕園瑣記〕,累積有近300篇,主題就圍繞我臺南後壁的安溪寮老家「拙耕園」的一系列雜記。
當初決定使用「拙耕園」的意涵,是在凸顯自己向晚年紀的學習陶淵明〈歸去來辭〉「田園蕪,胡不歸」,與〈歸園田居〉「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生活感受與境地。
亦誠如我在〔拙耕園瑣記〕的〈卷首語〉所寫的,「拙」是笨拙,亦有代表自己笨於文學創作;「耕」則有要求自己不忘出身臺南的勤於農事,爾後因為受教育和工作,倖有機會養成自己閱讀與書寫的幸福園地。
〔拙耕園瑣記〕是我努力以「臺南人、府城事、家鄉情」的在地文化記述,發表對臺灣這塊土地「所讀、所見、所聞、所思、所評」的關懷,我嘗試學習林語堂「無(五)所不談」的書寫境界,雜記下來自己的觀察與感想。
2017年6月,我從數十萬字〔拙耕園瑣記〕,選錄其中母親與拙耕園有關的生活記述,出版了《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作為獻給百歲母親的賀禮。
2018年4月11日之後,我在臉書上改名〔拙耕園瑣記〕為〔嘉南記憶〕,繼續書寫有關於台南府城歷史文化的記述。2019年12月,我再將其與台南府城記述的文字,彙集出版了《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與《臺南府城文化記述》二書的出版和受到讀者的鼓勵,我遂將長期以來發表與台南府城有關的文字,特別是考證自己老家「拙耕園」與下茄苳堡和哆囉嘓社之間的關係。(照片如附)
2021年5月、8月,2022年4月,我將這些研究累積的心得,分別彙集出版《流轉的時光—臺南府城文化風華》、《稻浪嘉南平原—拙耕園瑣記系列之肆》、《紀事下茄苳堡—臺南府城歷史情懷》等三書。
多年來的書寫經驗,讓我深深體會一個作者或作家,或許寫了許多書或著作,在其內容上有可能也只在重複自己的兩三個觀點。但我認為如果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技巧,把這兩三個觀點敘述得透徹,那也就沒有白費工夫了。
我從不敢說自己的文字記述是一種創作文學,我只能勉強稱自己是一位喜歡「閱讀與書寫」的人。我的書寫《拙耕園兩位女人的故事》就是要在這不同的技巧,採取有別於上述各書的記述方式,和在轉換其不同的心境之下,來繼續完成我的書寫之路。(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全民專欄-09-24- 〔臺灣政經發展史稿45〕中華民國戰後臺灣政經發
- 兩岸藝文-09-23- 市府攜手議會推出「敬老獻藝歌仔戲」 新北重
- 綜合新聞-09-23- 高師大舉辦AI大師論壇 探討AI創新應用與教育發展
- 地方新聞-09-23- 新北市推動露營場合法化 舉辦說明會協助業者
- 產業新聞-09-23- 新北貴子坑溪疏洪箱涵工程啟動 提升通洪量與生
- 綜合新聞-09-23- 卓越特教人員表揚 57名優良教師無私奉獻獲殊榮
- 產業新聞-09-23- 泰山消防分隊興建工程動土 侯友宜:市民安全
- 政治經濟-09-23- 新北7師獲113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人員 為特教孩子
- 社會新聞-09-23- 「投籃機爭霸賽」免費報名 還可拿饗樂券 6大免
- 兩岸藝文-09-23- 「繪眼識地球」頒獎 新北市環保創作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