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大陸兩岸新聞 > 亞洲大學通識月登場,大陸學者渤海大學教授王文祥暢談紅山文化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劉志成 時間:2015-10-29 人氣:

亞洲大學通識月登場,大陸學者渤海大學教授王文祥暢談紅山文化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劉志成)亞洲大學通識月登場,首場邀請大陸渤海大學教授王文祥,暢談《紅山文化對中華文明發展》。王文祥教授指出,紅山文化中墓葬文化與玉器文明,是中華文化的先河,中國文明發展史恰似一部交響曲,遼西的古文明則是它的序曲,後來,文明的重心轉到黃河邊,便是堯舜禹時代。王文祥教授還談及龍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論述中國古老悠久文化,展現「龍的傳人」高尚的氣節。

渤海大學教授王文祥從紅山文化的起源談起,他說,紅山文化屬於中國北方地區較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於1908年、1924年、1930年和1935年經由日本考古學者連續發掘,由於是發現在熱河省(今屬內蒙古)的紅山得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王教授強調,紅山文化中的牛河梁祭壇,由三個同心圓壇組成,其直徑分別為11米,15.6米,與22米,大致可以推斷當時建築祭壇的時候,這三個圓是如何確定的。牛河梁祭壇這樣確定的圜壇,也符合上古易經哲學中的「參天兩地,圜而涵方」的宇宙觀;紫禁城的圜壇也是三個同心圓,可印證5000年文化源源流長。

亞大通識中心邵祖威老師提問:當時食物來源的取得是穩定的,但對於社會分工與取得玉器來源為何?王教授回答說,從玉的三精〈作工精細、內涵精深、時代精遠〉,可知當時有專門的玉工。

亞大通識中心主任黃淑貞表示,亞大通識月一開場,即邀請到大陸知名學者王文祥教授蒞校演講,隨行的還有洪園博物館館長洪錫銘教授、朝陽塔城區教育局局長李玉江及大陸世紀新聞社朝陽日報記者,象徵亞洲大學具有國際化的世界觀,希望亞大師生能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多元的文化觀。

亞洲大學十月份通識月活動,還邀請知名媒體人陳文茜談〈逆境哲學〉,另有洪蘭、王仁祿、許榮哲、莊馥華、張蒙恩、周凡等生命教育導師接續舉辦6場「文學嘉年華」;並與台中市政府合辦的「百師入學」-王小棣導演談〈說故事〉;藝術活動則有楊照與〈校園交響樂─追尋〉及包括李毂摩、杜忠誥教授在內的當代書法名家聯手揮毫;通識中心另與學務處合辦的「書苑日」也在夜晚亮麗開場。

亞洲大學著重營造藝術校園及文化氛圍,於2007年聘請安藤忠雄先生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希望打造學校更多元優質風格的藝術環境,提供全校師生一個教學、研究和創作的場域,讓國內、外藝術品有一個世界級的展覽空間,和一個藝術家交流的千金,也為亞洲大學引領台灣文化學術合作的遠景奠定基礎。

亞洲大學通識月登場,大陸學者渤海大學教授王文祥暢談紅山文化

▲亞洲大學通識月登場,大陸學者渤海大學教授王文祥暢談紅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