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141》政黨的意識型態糾結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2-11-08 人氣:

《溫州街瑣記141》政黨的意識型態糾結

(全民專欄/陳天授)1997年11月26日,縣市長選舉結果,國民黨首度得票率低於民進黨,席次由15席跌為8席;民進黨取得23席中的過半席次,由6席增為12席。檢視國民黨的得票率42.1%,民進黨的得票率43.3%,雖差了1個百分點,但是由於單一選區對於民意的變動高度敏感性,凸顯了國民黨的挫敗感。

這次選舉是剛歷經國家發展會議作成凍結省級選舉的共識,和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取消立法院閣揆同意權、增加立委名額、國大的參議院化,增強了縣市長與中央政府的直接關係,提高了縣市長自主性的角色。

又從該次國民黨的選舉提名過程與人選來分析,黨主席李登輝的主觀意識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國民黨明知在地方派系分裂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會輸掉這場選舉的後果,但為了落實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或許亦可解讀這是場國民黨、新黨(1993成立)與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之爭,其所導致選舉結果的因素之一。以下僅就解嚴前後政黨的意識型態分析:

1977年,五項地方選舉同時舉行,原存社會結構內的政治異議人士,突然由隱而顯取得6席縣市長。1979年初,出現的「美麗島」雜誌社,以自外於執政黨的身份,喊出所謂「黨外」的代表性名稱,而「美麗島」雜誌社也跟著成為美麗島政團。

「美麗島」雜誌的反執政當局意識,可溯至「夏潮」雜誌社。該雜誌社成立於1976年2月28日,標榜「社會、鄉土、文藝」路線,雖然日後另有大中國意識取向,由其成立日期,不難看出寓意「二二八事件」的政治平反意味,和不認同國民黨所界說的國家主權意識。並且圖藉文藝小說,從鄉土、民情、社會習俗著手,針對執政當局文宣架構,進行釜底抽薪工作。

這股軟性反對攻勢,經過鄉土文學論戰後,固然暫時偃旗歇鼓,但再接而起的另一股「美麗島」雜誌社力量,凸顯當時的黨外型態固屬烏合性質,但逐漸凝集的因素仍在意識相近,都是針對執政當局政策而發,或以「台灣鄉土論」泯化「反攻大陸論」,或以「社會觀」沖淡「政治觀」,或以「群眾個別性」拆解「集中統一性」,演變結果終於形成「住民自決」的主張。

「住民自決」意識並非始自「夏潮」,也非始自「美麗島」,而是胎塑於「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1971年12月29日,該教會曾因我國退出聯合國而公開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主張「人權是上帝所賜與,人民有權利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將人權從國家主權中分離出來,並以天賦人權觀點為獨立自主意識尋得合理依據。

教會獨持異議的特性,在日據時代即已蘊生出反壓迫的民族意識,這股意識逐漸與教義共同釀趨本土化;台灣光復後,因教友入會的關係,長老教會又增添了部份政治創傷意識,一旦再遭退出聯合國及有被國際強權出賣之虞,立刻便爆出了自決獨立主張,而教會也隨即成為懷有政治受難心理人士的後援會。

諸上變化,無不在說明,國內政治反對團體,其成員結構與意識型態,厥與宗教本土化、民族本土化有密切關係。基此緣由,不難瞭解,何以長老教會以宗教超然立場,提出「住民自決」與「台灣獨立」觀點後,黨外人士曾將「自決」一詞置於1978年12月25日共同發表的「國是聲明」中,使之成為政治團體訴求重點,並成為日後民進黨黨綱的重要精神;也不難瞭解,何以一方面有民進黨二全大會時,出現爭議應否將台獨主張列入黨綱的分歧局面。

意識型態與政治行為有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當意識籠統時,單純的不滿情緒每能因面對共同目標而連結一氣,但在雛形組織逐漸成長,且在接受群眾回饋訊息後,便開始對下一步運作方向與內涵有所調整,而此過程一旦開展,烏合團體必將出現意識型態抉擇的問題,於是,黨派整合能力與成員政治態度便成為決定妥協或分裂的重要因素。

這種情形,以1979年美麗島政團掀起的反對意識與行動來說,雖曾因高雄暴力事件案而受法律制裁,但在1980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受刑人家屬都高票當選,甚至連辯護律師或標榜美麗島餘丁的蘇秋鎮也都上榜,是可見敵愾同仇的情緒,已具備以民主運動方式維持雛形政治勢力之能。此後,每屆選舉,政治團體便進行一次嚴肅的整飭與考驗,執政黨如是,由美麗島政團演化而成的各類民意代表服務處、聯誼會、選舉後援會、公共政策研究會,乃至民主進步黨也都如是。

民進黨自1986年9月28日建黨以來,其所引發的政治變化係將反對勢力結合成政黨實體,有推荐候選人參選的作業、有議會黨團杯葛能力、有策動民眾走向街頭事證,雖然表現尚嫌粗糙,但在多次密集運作後,個中成員顯然已從模糊對抗概念中,分釐出彼此心態、理念與政治取向的差別。

意識型態造就了民進黨,也造就了1987年11月1日成立的工黨,在民進黨方面,既使結構與運作紛亂,也使過濾後的組織便於統一行動。在工黨方面,既使關注工農下階層者得藉民主社會主義團聚一爐,但也因成員屬性及勞工地位獨高於其他農漁等身份者,極易造成衝突與整合壓力。工黨就成員結構言,偏重抽象意識者,有夏潮聯誼會與台灣筆會二大系統;偏重勞工權益意識者為工會幹部。其中,夏潮持大中國意識,台灣筆會懷本土意識,看似政治意識導向者居上位,實則工黨成員仍以各地工會幹部為主。工黨強調從事社會改革,民進黨則主要從政治、社會、校園、思想等方面進行問政工作。

惟在此同時,其他附屬或次級政治性組合,也分別以不同方式在大局中互動不已。其中尤以民進黨周遭的互動居多,它們與民進黨內部的派系關係,傾向新潮流系統,也即是所謂的「黨工群」。黨工群執著理念,不滿公職人員妥協作為,而公職人員則包括當時的康寧祥系統與泛美麗島系統,二者囊括黨內多數要席。

因此,黨工群乃思以民進黨「黨外」身份結合以上各團體,另造聲勢,俾便影響黨中央,使附和己意。在內外爭逐下,該黨終於衍生「國會全面改選」與「台灣獨立」二大運動併起對壘之勢,一方面是民進黨進行組織動員作業,另方面是「台灣政治受難會事件聲援會」在四鄉煽火,雖然主題有別、內鬥性質明顯,但在攻擊執政當局方面,卻都抱持革命意識。

復論解嚴前後的新黨及其他政黨發展情勢,若論政黨意識型態其處於相對弱勢的自不待言,而附屬於政黨的次級團體,雖可歸入主要政黨,且以意識流向探其脈絡。但綜攬當前政黨發展趨勢,自應以國民黨與民進黨互動關係為主軸(參閱拙作卷七,如附),不僅要關注這兩主要政黨的策略性作為,同時亦當深入探討其意識型態的流變。(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