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愛誠園散記48〕台灣警政發展史綱(十九)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02-18 人氣:

〔愛誠園散記48〕台灣警政發展史綱(十九)

(全民專欄/陳天授)六、未來展望

余英時曾在接受陳致教授的訪談,特別指出:

從春秋戰國時期,到魏晉,到明末,到乾嘉時期,再到現代,我所關注的主要是從這些產生劇變的時期。用司馬遷的話來說,就是想怎麼樣來「通古今之變」,這種兩個時代之間的變化往往影響深遠,會影響多少年之後。這是我研究關注的重點。我不是隨意抓一個題目來講,也不限於某一個方面,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都比較關注。越是變化多的時期,轉變的幅度比較大的時期,越值得去深入地研究。比如說商人的興起、資本主義在中國的萌芽等等問題,在當時社會上是非常重大的變化。我想從這些不同時期的歷史變化點來考察,由此可以更清楚地來看整個中國兩千多年來的變化。(參閱:《余英時訪談錄:我走過的路》,頁191,照片如附)。

文中,余英時特別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說,就是想怎麼樣來「通古今之變」,這種兩個時代之間的變化往往影響深遠,會影響多少年之後。余英時的這種治學與治史思維,影響了我想從「傳統治安時期」的原住民、荷西、東寧到清治階段;到「軍管治安時期」的日治、國治戒嚴階段,再到「警管治安時期」的國治解嚴、民主鞏固階段的每個時代之間的重大變化。

在這四百年台灣歷史發展的時間裡,有關涉及到治安警政的重要議題,我僅能先採取「先立乎其大者」的綱要式,將其聚焦在每階段社會上重大變化所帶來影響,嘗試性地論述了台灣警政歷史的發展與變遷。

展望未來台灣警政發展,不禁令人想起曾經應邀來台訪問的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桑德勒(Michael J. Sandel)講的一段話:

如果我們能為自己的歷史自豪,就是要看清楚我們的道德責任,我們不是要對當年的警察做什麼,而是身為他們後代的我們,扛起這份超越時間、延續好幾代的集體道德責任。

省察台灣傳統治安和軍管治安時期的警政發展,或許國家警政發展是過度強調特別法治的重要性,相對忽略了社會的自主性,導致忽視「自由」、「民主」、「人權」而受到批評;到了警管治安時期的警察專業化與法治化發展時期,社會普遍又過度解讀,甚至於濫用「自由」、「民主」、「人權」,儘管在警管治安的政策要尊重普世價值的所謂「自由」、「民主」、「人權」,但也不能忽略了「法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法家韓非子說:「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法制與法治的內容是要與時俱進的,才能更好地爲治理國家服務;治理國家的政治措施要與世道民情相融合,這樣才能治理出好的效果。

我們更要藉由「鑒往反省」和「惕勵未來」,充分發揮警政發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深切體認警政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角色,積極配合國家的整體作為,來達成「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的目標,亦即堅守「行政中立」、確實「執行法律」,和發揮「警察專業」的現代警察服務準則,可以精確而忠實反映出其所處政體的全貌,而不再只是扮演維護政權的一種工具性角色罷了。(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